最近,我这寻思着看看这个华天科技,主要是琢磨它那个目标价到底是个啥情况。就喜欢自己动手搞搞清楚,不然心里不踏实。
第一步:先到处瞅瞅,收集点儿“情报”
我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打开电脑,上那些财经网站、股票软件,挨个儿搜“华天科技 目标价”。好家伙,这一看不要紧,给我整得有点懵圈。各种说法都有:
- 有的说,国泰君安给的目标是11块7毛6,那时候股价才8块多,听着好像还有点儿肉。
- 转头又看到个说法,说中信证券看得更高,直接给到了15块6毛。
- 还有些帖子就更热闹了,什么“半导体龙头”、“重组”,目标直指42块,甚至冲击50块!看得我都有点儿热血沸腾。
- 但冷静下来,也看到有说几家机构平均下来目标价大概在11块到12块7之间。
- 甚至还有更夸张的,说要涨到80块,那市值不得翻好几番!
你看,这信息一多,就有点儿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了。
第二步:琢磨这些“情报”都怎么来的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目标价,我寻思着,这帮分析师也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给目标价,肯定有自己的道道儿。
我就开始琢磨:
- 看研报的逻辑: 那些券商研报,一般都会分析公司基本面、行业前景、盈利预测啥的,然后套个估值模型,比如市盈率(PE)、市净率(PB)或者其他更复杂的模型,算出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价格。
- 市场情绪的影响: 有些目标价,特别是论坛里喊出来的,可能更多是市场情绪的反映。比如行情好的时候,大家预期高,目标价自然就喊得高;行情不那就反过来。
- 消息面的刺激: 比如公司出了啥利好消息,重组、拿到大订单,股价涨一波,目标价也可能跟着水涨船高。我记得看到华天科技有时候一天涨个百分之二三,成交额也好几个亿,这种时候关注度就高。
这些目标价,有的可能是基于比较冷静的分析,有的可能就带点儿“激情”了。
第三步:结合自己的情况,形成自己的“谱儿”
看了这么多,我明白一个道理:这些目标价,它是个参考,但不能全信,更不能当成圣旨。毕竟钱是自己的,操作也得自己负责。
我自己的做法是这样的:
- 先看公司本身是干啥的。 华天科技是搞半导体封装测试的,这个行业现在景气度怎么样,未来发展潜力如何,我得心里有个大概的数。
- 再看看公司最近的业绩和动态。 赚不赚钱,订单多不多,有没有啥新技术突破,这些都挺重要的。
- 然后把那些机构的目标价,取个大概的范围。 太离谱的我就先放一边,看看大多数机构认为的合理区间在哪里。比如前面说的11块到15块这个区间,可能相对来说靠谱点儿。
- 最重要的,是结合当前股价和市场整体环境。 如果股价已经涨老高了,远超大部分机构目标价,那我就得小心点儿。如果股价还在相对低位,市场环境也还行,那或许可以关注一下。
- 设定自己的心理预期。 我不会死盯着某个具体的目标价,而是会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预期,设定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介入和退出范围。
就拿华天科技来说,我看到有些机构给的目标价,比如11块多,对比当时的股价8块多,确实看着有那么点上涨空间。但我也不会因为它说能涨到这就立马冲进去,也不会因为有人喊到50块就头脑发热。
我的实践小总结
我研究华天科技目标价的过程,就是收集信息 -> 分析信息 -> 独立判断的过程。
1,我得知道市场上都有哪些声音,目标价都看到多少。
2,我得去理解这些声音背后的逻辑,不能盲从。
3,也是最关键的,是把这些信息和我自己的判断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操作策略。毕竟别人的分析报告写得再最终做决定的还是咱们自己。
看目标价这事儿,不能光看个数字就完事儿了,得多动动脑筋,多结合实际情况琢磨琢磨。这样,心里才踏实,操作起来也更有底气。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希望对大家有点儿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