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得跟大伙儿聊聊我自个儿琢磨查股票这点事儿。一开始我对这玩意儿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就是听身边朋友、新闻里老说股票怎么怎么着,心里头就有点犯嘀咕,也想知道这到底是咋回事。
两眼一抹黑,摸索着来
最开始的时候,我连从哪儿下手都不知道。就想着,查股票嘛不就跟咱平时上网搜个东西差不多?于是我就在电脑上瞎搜,结果你猜怎么着?蹦出来一堆花里胡哨的网站和APP,看得我眼花缭乱。随便点开一个瞅瞅,满屏幕都是红红绿绿的数字和曲线,上上下下跳得飞快,啥“开盘价”、“收盘价”、“成交额”、“换手率”,这些词儿听着就跟天书似的,一个头两个大。
那时候我就纳闷了,这玩意儿是给人看的吗?感觉像是专门给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的“专家”们准备的。心里头真有点打退堂鼓,觉得这东西离咱普通老百姓太远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咱这人就是有点不服输的劲儿。寻思着不能就这么算了,好歹也得弄明白点皮毛不是?于是我就开始琢磨了,第一步,总得找个顺手的家伙事儿。我就问了问身边几个据说懂点股票的朋友,他们有的推荐用证券公司给的那个软件,有的说一些财经网站也挺好用。我挨个试了试,挑了个界面瞅着还算干净、不那么晃眼的。
工具找着了,接下来就得硬着头皮学点基础的玩意儿了。我发现,查股票主要就看那么几个东西:
- 股票名字和代码:这个好理解,每只股票都有个名儿,还有一串数字代码,跟咱每个人的身份证号似的,独一份儿,这样就不会搞混。
- 当前价格:也叫“最新价”,就是这会儿这股票一股卖多少钱,这个最重要。
- 涨跌幅:这个最直观了,一般咱国内是红的代表涨了,绿的代表跌了。后面还跟着个百分比,告诉你具体涨了多少或者跌了多少。我一开始还纳闷,为啥电视里看国外的好像颜色反过来了,后来才知道是习惯不一样。
- 成交量和成交额:成交量就是当天有多少股票被买来卖去,成交额就是总共交易了多少钱。能看出来这股票是冷清还是热闹。
把这些最基本的弄明白之后,再去看那个软件界面,心里就踏实多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看到一堆数字就发怵,不知道从哪儿看起。
挑战那花花绿绿的“蜡烛图”
我又开始琢磨那个叫“K线图”的东西。那玩意儿长得跟一根根小蜡烛似的,有红的,有绿的,有时候上面或者下面还拖着个细细的小尾巴,他们管那个叫“影线”。
一开始看这K线图,我也是云里雾里,什么“阳线”、“阴线”,听着就玄乎。后来慢慢摸索,搞明白了点:
- 红色的柱子(他们叫阳线),一般是说当天的收盘价比开盘价要高,意思就是这天股票涨了。
- 绿色的柱子(阴线)就反过来,收盘价比开盘价低,说明这天股票跌了。
- 那柱子有长有短,长的就说明当天涨得多或者跌得多。
- 至于上下那些小尾巴(影线),长长的上影线说明当天股价冲得很高但后来又掉下来了,下影线就反过来。
这K线图里面的门道可深了去了,我现在也就能看个大概的涨跌趋势,判断一下当天的波动大不大。真要说用它来预测明天是涨是跌,那我这点道行还差得远。
查股票这事儿,还在路上慢慢学
我查股票的这点经历,也就是从一开始的啥也不懂、两眼一抹黑,到后来自己慢慢摸索,能看懂点最基本的信息。一开始觉得这玩意儿难如登天,但只要你肯花点功夫去了解,也没那么神秘复杂。能看懂股票行情是一回事,真正要自己掏钱去买卖,那又是另一回事了,那里面的学问可就更大了,风险也大。
我现在也就是偶尔打开软件看看自己关注的那几只股票,了解一下它们最近怎么样了,是涨了还是跌了,满足一下好奇心。至于那些更专业的指标,比如啥“市盈率”、“市净率”、“每股收益”之类的,我还在慢慢学习研究中,争取以后能看得更明白点。这玩意儿,急不来,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就当是给自己多学点东西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