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手机看见群里讨论四维控股,一堆人吹得天花乱坠,我心说这公司真有那么神?正好手头没事干,干脆自己扒拉扒拉试试看。
一、开局全靠搜
起了个大早,坐电脑前先打开了几个常用的资讯网站。直接搜“四维控股 2023”,蹦出来的全是些旧闻,要不然就是公司自己发的通稿,全是“战略布局”“前景广阔”之类的车轱辘话,看得我直翻白眼。
寻思着找点行业报告,结果正经的深度研报要么要收费贵得离谱,要么就是半年前的“马后炮”。免费扒拉到一份券商出的行业趋势简报,也就两三页纸,看得不过瘾。折腾了俩小时,有用的干货没捞着多少,倒是被各种投资平台的广告轰炸得头昏脑涨。
二、财报数据看得我头大
硬着头皮去扒他们家公开的财报。好家伙,密密麻麻的数字表格,看得我两眼发黑。
- 营收这块:近几年看着是在涨,但去年那个增速明显慢下来了,感觉有点后劲不足。
- 利润这块更闹心:成本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利润被压得够呛。扣掉杂七杂八的费用,真正能落袋的利润更少了。这钱挣得是真费劲。
- 欠的钱(负债):数字瞅着也不小,虽说同行好像也都差不多,但背着这么多债,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整了半天,就记住仨字:增收难增利。数据是死的,但感觉不太妙。
三、行业水深王八多
光看一家不行,得看看整个池子。他们主要在什么卫星遥感、智慧城市这些地方折腾。我到处找了些业内人士的闲聊帖和行业分析碎片,拼凑出点感觉:
- 政策确实挺热乎:上面天天喊数字经济、卫星应用,口号震天响。
- 现实是真骨感:下游买单的金主爸爸们(主要是政府和些大企业)预算都紧巴巴的,项目落地死慢死慢,钱回不来,账期拖老长是常事。
- 技术听着高大上:什么AI分析卫星图,什么时空大数据平台,同行全在搞,技术壁垒到底多高?是真家伙还是PPT?我心里打鼓。
- 价格战已经闻到味儿了:一堆公司挤进来抢食,都在吹自己方案多牛,感觉很快就要卷成麻花。
结论就是:饼是画得挺大,但吃起来硌牙。
四、活生生的例子更吓人
找得头昏脑涨,随手发了个朋友圈吐槽行业数据难查。真巧了!一个老同学立刻弹窗我,他之前在一家跟四维业务有点像的中小公司做销售。
他原话给我说:“别提了兄弟!我们公司去年差点就寄了! 天天说签大单,实际上催款催得跟孙子似的。政府部门项目拖个一年半载太正常,小公司现金流根本扛不住。技术?有屁用!你技术再客户预算砍一半,要么别做,要么亏本做。” 他补了一句:“反正我年初就溜了,听说老东家现在还在到处求融资续命。”
听完我心里咯噔一下,行业报告冷冰冰,活人的话听着是真凉。
五、我自己整不明白了
坐那儿琢磨半天,把搜罗来的玩意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 表面光鲜?有。国家政策背书?有。长远想象空间?好像也有。
- 但是!眼巴前儿的钱难挣、债不少、竞争越来越狠、外面看着热闹里面可能亏得底掉。
这玩意儿咋投?我看不懂,我真看不懂了。说它有潜力,感觉一堆雷等着爆;说它不行,赛道又顶着“星辰大海”的光环。反正要我真金白银往里冲,我是虚得要命。
折腾了一整天,比上班还累,结论没整明白,倒是把我看饿了。关电脑,下楼!有啥事先吃碗牛肉面再说,热乎的、实在,比研究这个踏实多了。研究个毛线,接着刷我的短视频去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