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本来想搞点科技股理财,结果打开炒股软件人都懵了——光金融科技板块就塞了三百多只股票!去年抄底某支付概念股被套了整一年,这回学乖了先把避坑指南整明白。今天就跟你们唠唠我怎么扒拉出真龙头。
第一步:先当冤大头交学费
上周三半夜看财经直播,有个分析师唾沫横飞推金融云概念股,说什么"三年十倍成长空间",我脑子一热就冲进去。结果隔天公司发公告说大股东减持,股价当场表演高台跳水。气得我直接找那分析师账号,好家伙居然清空内容跑路了!
第二步:找真老司机取经
被割韭菜后我直接杀到证券营业部,拽着做二十多年研究的王哥请他吃饭。老油条边啃羊排边笑话我:"你们这些小年轻专踩坑",接着甩出三条硬指标:
- 看牌照墙:支付/征信/区块链牌照就像开店的营业执照,没齐全牌照的纯属摆地摊
- 查客户名单:大银行愿意买单的才是真本事,要是合作名单里全是皮包公司赶紧跑
- 盯研发烧钱:科技公司研发费低于营收15%的,都是在吃老本等死
第三步:自己当人肉扫描仪
按王哥给的筛子,我蹲了三天电脑干这事:
- 挨个扒拉公司年报里的"主要客户"栏目,把中农工建这些大行标红
- 打开企查查对着工商信息页截图,数公司手里有几种金融牌照
- 用计算器狂按(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小于15%的直接扔回收站
整到后来眼都花了,发现三百家公司筛完就剩八家。最离谱的是有家叫XX科技的,宣传页吹得天花乱坠,结果牌照栏就个ICP备案号,跟路边打印店一个配置!
第四步:亲测避坑大招
现在我看股有三板斧:
- 装监管:直接去央行官网查"已备案金融机构",名单没有的一律当山寨货
- 当侦探:搜"公司名+纠纷/造假/处罚",要是蹦出员工讨薪新闻赶紧撤
- 看账单:现金流比利润重要十倍!昨天就看中某家季度利润涨200%,结果翻到现金流量表发现全是欠条
昨天按这套路筛出三只票,今早发现其中两只已经默默涨了五个点。实践出真知朋友们!搞投资就得跟买菜似的,烂叶子里扒拉新鲜货。
血泪忠告:下次看到"金融科技龙头"这六个字,先摸钱包问自己三遍:查牌照了吗?看客户了吗?算研发费了吗?没有就赶紧关交易软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