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财经新闻看到东风借壳上市的标题,抠着脚琢磨这玩法眼熟!干脆泡了杯浓茶打开电脑,打算把我听过的国内车企借壳操作全扒拉出来看看。
找案例从抽屉翻烂本子开始
我先把十年前实习时记八卦的破笔记本拽出来。当时在券商打杂,带我的老油条最爱讲借壳段子。哗哗翻到页快散架的,果然瞄到用红笔圈着的“上汽集团搞仪征化纤”——这不就是2007年的事嘛记得老油条吐槽说上汽这招够贼,把破厂子壳子洗干净塞整车,跟菜市场鱼贩给死鱼泡福尔马林似的。
搜肠刮肚记起些零碎
茶喝到第三杯突然拍大腿:吉利当年吞并江淮的烂摊子也算半个借壳!2015年他们搞什么发行股份换资产,把江淮轿车生产线当破烂收编了。虽然没全吞下去,但车间设备倒是实实在在搬空了。
- 五菱更绝:直接拿柳州化工的壳玩变身!2019年那操作跟变戏法似的,今天还叫ST柳化,隔天公告就成五菱汽车了
- 力帆摩托变汽车:尹明善这老头2010年借ST嘉陵的壳上市,结果现在坟头草比车还高
查证过程差点把键盘敲碎
翻交易所旧公告看得眼冒金星,发现北汽福田玩得最野!他们2008年借壳时原公司叫啥“河北宣工”,听名字以为是卖挖掘机的。结果北汽硬把卡车生产线塞进这个壳,跟把大象塞冰箱差不多。
查着查着笑出声:当年比亚迪也动过借壳心思!2002年想借家深圳的珠宝公司壳,结果壳公司老板突然被抓,王传福吓得连夜扛火车跑路。
扒出些冷门骚操作
- 中通客车:二十年前借的壳现在都没人记得原名,就记得原公司是卖饲料的
- 海马汽车:靠海南政府硬塞了个ST琼崖的壳,结果现在门店比熊猫还稀少
查到发现个乐子:某新势力去年想借火锅店壳上市,结果被证监会揪着问“造车跟涮毛肚有啥关联”,直接黄汤!
折腾完的感慨
合上电脑发现天都黑了。这些车企借壳跟玩俄罗斯套娃似的——拆开拖拉机厂的外壳,里面蹦出个造SUV的;掀开化纤厂的盖子,底下藏着整车流水线。不过现在监管越来越精,想学东风这招怕是难喽!
对还有意外收获:翻旧资料时瞟到猎聘推送,当年实习的券商营业部居然还在招人!工资从1500涨到4500了...要不改行去干金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