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挺关注三峡能源的股票,去年瞅着大家讨论2022年目标价咋定的,搞得我一头雾水。就想自己动手整明白,反正我是个爱记录实践的人,闲着也是闲着。
一开始为啥起劲儿
那会儿2022年初,我正刷股票论坛,看有人吹三峡能源要翻倍,也有人嚷嚷跌成渣。我就寻思着:这帮大佬咋说的?目标价到底是拍脑门儿,还是有门道?干脆自己折腾一下。
先翻了翻新闻,没啥大收获。接着跑网上问问懂行的朋友,人家甩我一句:这玩意儿得看三大因素,需求、业绩和政策。我一愣:需求?不就是有人买电嘛业绩好说,政策乱哄哄的。于是决定从头干起。
过程咋一步步干的
我就从需求因素动手。先看看市场行情,三峡能源主要是发电卖电的,去年天气热得要命,大家空调咔咔开。我还查了用电报告,翻了半天报告数据,发现夏天用电量高得很。这就想:需求上去了,股票价不就跟着涨吗?但还没踏实,跑去问问隔壁炒股的大爷,大爷哼了一声:“这算冬天不冷咋整?”我挠头一想,也对,需求不稳定,价就飘忽。
再搞业绩因素。三峡能源发了财报,我瞪大眼看了半天,数字一堆没看懂。算了,找个懂会计的哥们帮忙翻译。哥们说:“赚得多就是赢,少就是输。”我一看去年三峡赚的比前年少点,又搜了相关报道,发现成本也高了。我琢磨着:业绩拉垮,目标价不就得降?但还是不确定,干脆学网课上模拟计算了一把,硬是套公式得出个差不多的数字。
对付政策因素。政策最麻烦,一会儿鼓励新能源,一会儿环保收紧。我找了些政府文件翻翻,没头没脑;直接打电话问关系户,人家支支吾吾不给明话。没辙,盯新闻去了。去年出了个啥碳中和政策,吵得沸沸扬扬。我合计半天:政策股票就好价;坏政策,价就砸。三大因素凑一起,有点明白了。
实现目标价
这三大因素弄清了,我就自己编了个目标价。需求算稳定就往上抬,业绩拖后腿往下拉,政策有波动就打折扣。连起来一估算,去年目标价大概就七八块钱。后来我写笔记记录下来,还发到博客上,一群朋友留言说“靠谱”或“瞎扯”。不管咋说,我这趟算练会了手,搞清楚了点儿逻辑。
整个过程就是瞎折腾一回,但心里踏实多了。下回再看股票,我就先抓这三大因素,简单粗暴好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