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就跟大伙儿唠唠我是咋折腾出那篇“000836千股千评靠谱分析师怎么说”的文章的。这事儿一开始整得我够呛。
第一步,纯属自己挖坑。早上泡了杯浓茶坐电脑前,寻思找点下周股市的灵感。正好瞅见自选股里000836晃悠,脑子一热就定这主题了。标题啪嗒一敲——《000836千股千评靠谱分析师怎么说?五大看点预测下周走势!》。敲完我就后悔了,这“千股千评”上哪找真靠谱的?愁得我直薅头发。
第二步,硬着头皮开搜。我打开几个常用的财经门户和App,挨个搜这票的“分析师观点”。好家伙,铺天盖地全是“策略报告”、“深度解析”,点进去一看,要么是复制粘贴的公告,要么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建议关注”、“谨慎乐观”,看得我眼皮直打架。那些挂着“金牌分析师”名头的,观点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八成是AI洗稿拼凑的。
第三步,掉头找“民间高手”。大平台没收获,我就转战论坛、股和小众讨论区。股里更热闹,有人喊“马上起飞”,有人骂“狗都不买”,还有人贴一堆花里胡哨的K线图,术语满天飞,看得我眼花缭乱,分不清谁是认真分析谁是键盘侠。翻了几百条帖子,手机屏都快划出火星子了,有用的信息没几条,光看人吵架了。
第四步,死磕微信群。想着私底下聊的总该有点干货?我把加了很久的几个股票交流群翻了个遍,从晚饭后翻到半夜三点。结果?群里不是转发各种离谱的小道消息,就是“老师”在推收费课。偶尔有人聊起000836,要么是问“能抄底不”,要么是哭“又被套了”,想扒拉点“靠谱分析师观点”比沙里淘金还难。
第五步,只能自己动手。实在没招了,我盯着那标题琢磨了半天。得!看来“靠谱分析师”是指望不上了。我只好把散落在犄角旮旯里的碎片信息(还得过滤掉明显瞎扯的),结合这票近期的走势、量能、大盘环境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自己给它整了个“五大看点”:
- 量能:最近几天成交忽大忽小,跟抽风似的,没个准谱;
- 位置: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价位,磨蹭好几天了;
- 消息面:除了个把无关痛痒的公告,静得像潭死水;
- 板块联动:它那个板块最近不太给力,整体蔫了唧的;
- 大盘拖累:指数要是拉胯,它指定跟着蹦跶不起来。
一步,意外惊喜。文章都编得差不多了,半夜发邮件给我一个老熟人的证券分析师朋友,想碰碰运气。人家第二天早上就回了,言简意赅:“关注XXX支撑位,没量没消息就看戏。”得,我折腾一整天的跟人家专业人士一句话不谋而合!合着我这通折腾,就是证明了自己瞎琢磨也能靠点谱?
发文章的时候,我特意把我这找资料的“艰辛历程”和自力更生的过程都写了进去。这事儿真给我提了个醒:网上信息真真假假,与其到处找“神算子”,不如自己老老实实看那些基本的指标和环境更实在。至于下次还写不写“分析师怎么看”?先让我缓两天再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