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着没事翻申万宏源证券股,发现一堆人嚷嚷着找牛股,但满屏都是口水帖和情绪发泄。我这人轴,偏不信邪,非想试试能不能从这菜市场里摸出点真东西来。说干就干,直接搬出电脑开整。
第一步:先按老法子筛一遍,扑街了
我寻思着热度高的帖子肯定有料?点开股首页,直接选了“按热度排序”。结果刷了半小时,血压都上来了——排前头的全是“明天必涨停!”“庄家出货了快跑!”这种吼得响的废话,偶尔夹杂几个“内部消息”钓鱼帖。有用的分析?毛都没见着。底下回帖更是群魔乱舞,互相骂街的比讨论股票的还多。得,这法子白瞎,纯纯浪费时间。
第二步:换个思路,盯紧“最新发布”的活水
热度靠不住,我就琢磨那些刚冒出来的新鲜帖子。把排序切成“最新发布”,页面设定自动刷新,每30秒滚一轮。刚开始还是些鸡毛蒜皮,盯了大概二十分钟,手都按酸了,转机突然就来了:我手速贼快地连着刷到三个帖子!一个在拆某环保小票的技术图形,图文并茂;另一个贴了份刚出的行业政策截图,细抠字眼;还有个老哥直接晒了自己近半年的买卖交割单,逻辑写得清清楚楚。关键这三帖子发帖时间前后差不到五分钟,回复还不多,没被水军淹没。
- 盯屏技巧:页面缩放到能一眼扫过十几条标题,重点抓带图、带数据、带逻辑链的短标题,那些咋咋呼呼的“惊天秘密”直接忽略。
- 信息对撞:发现同一只冷门股短时间内被不同角度切入讨论,立刻标星号记在小本本上(没错,我桌边常年备个纸质笔记本,手写更安心)。
第三步:验证筛选结果,真挖到宝了
按这笨办法盯了两天,本子上攒了五个标星的名字。拿其中一个做实验——某搞光伏辅料的XX新材,股里那两天冒出来三个实锤帖:一个分析它供货大厂的比例在跳涨,一个拍到它厂区半夜还在加班运货,还有个技术派画线说突破平台了。我赶紧扒拉它的公告和研报,果然发现个没炒起来的供货协议。等了一周,这票默默爬了快20%,而股热榜上还在为几只热门妖股吵翻天。这趟没白折腾!
总结下来就两土招:死磕“最新发布”当人工过滤器,外加本子记异动。别信排行榜,那地方早被噪音攻陷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