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机瞅见CBA排名吵翻天,闲得慌干脆自己动手扒拉扒拉。先打开电脑把官网数据、体育站统计一股脑儿下载下来,顺手建个Excel表开始填坑。
一、给排名卸妆
按胜率啪嗒啪嗒把队伍排第一名辽宁队看着挺稳。翻到山西队排在第九,总觉得不对劲儿——上礼拜刚直播看他们被江苏队揍得找不着北!点开录像回放功能,把最近十场胜负记录全拖出来对照,发现好几场靠三十秒裁判吹黑哨硬翻盘的场次,这排名不得掺水?
接着扒球员数据栏,某号称篮板王的球员表格里填着场均13个篮板,实际拖慢动作看:有五次都是队友故意砸板喂球;更有离谱的,有场对弱旅的比赛他篮下空得能放羊,硬是刷了8个进攻篮板。
二、直播镜头比数据靠谱
晚上泡面配青岛主场直播,新疆队打广厦队。表格上写新疆内线命中率高达59%,结果直播里新来的大外援连着七次背打全被帽成火锅。解说还喊着"数据体现战术价值",弹幕已经刷爆"导播切后台改数据去!"
刚想关页面,突然发现宁波队打吉林那场的表格有问题:技术统计显示宁波队抢断14次,实际上光第三节就漏记至少三次背后掏球。得!直接登录论坛找现场观众拍的手机视频,果然有观众席角度拍到连续抢断镜头。数据组的眼睛怕是长在头顶上!
三、黑马原来是充气的
原本挺看好天津队这赛季当黑马,表格里三分命中率冲进前三。专门订闹钟爬起来看他们打深圳队的夜场直播,结果首节三分球11中0,教练喊暂停时场边收音清清楚楚听见老板骂:"再投不进扣训练费!" 队员压力大到手抖,下半场直接摆烂。这数据怕不是投篮训练成绩单?
更绝的是查青岛队赛程表——他们排名冲得快全靠玄学:五场加时赛里四场是对方主力六犯毕业,三场靠裁判关键回合吹进攻犯规翻盘。顺手扒了裁判排班表,好家伙,有俩裁判吹青岛队的比赛胜率高达80%。
四、更衣室比赛场精彩
本想找球员技术统计破绽,却在微博小号吃到大瓜:某排名垫底队伍的后卫深夜发秒删视频,画面里更衣室白板写着"下场输15分奖金照发";第二天这队果然第四节崩盘,精准卡盘输14分。评论区有人扒出博彩公司盘口截图,连分差都卡得死死的。难怪有球迷吐槽:"CBA排名是球队算分小组的期末作业,跟咱看的比赛是平行世界!"
秃子头上逮虱子
跟球馆当保安的老同学唠这事,他叼着烟笑出声:"你们还扒数据?球员通道里黄牛卖票都分三种价——稳赢场、默契球场、必输场,比技术台预测准十倍!" 昨天他捡了张球迷扔的纸质排名表,背面印着博彩广告,联系电话写得比球员名字还大。
所以CBA排名就跟夜市炒面似的——看着配料挺足,扒拉扒拉全是豆芽。下回谁再跟你掰扯排名,直接甩他句话:信数据不如信黄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