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买菜碰见隔壁老王,他嘚瑟说中小板基金赚了辆电动车钱,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回家赶紧扒拉手机银行,真就闭着眼睛瞎点了一通,名字里带“中小板”仨字的基金全给买了,活像个愣头青。
一、第一次买基金就摔了个大跟头
钱刚划走没两天,大盘就跟坐滑梯似的往下溜。我那手机通知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全是绿色数字,看得我脑瓜子嗡嗡的。晚上老婆查账,一看数字脸都黑了:“这咋少了小两千?你买金子掉沟里了?”我缩着脖子没敢吭声,饭都没吃踏实。最憋屈的是同事老王,过两天他居然骑着新电动车来上班了!合着人家赚完钱早跑了,就我这傻愣子接盘站岗,心里头那叫一个窝火。
二、踩坑之后老实做功课
这回可不敢莽撞了,我抱着手机蹲厕所都在扒拉资料。总算摸出点门道:
- 第一步:查这基金到底买了啥票。 以前光看名字里带“中小板”就冲,现在学精了。挨个点开基金详情,翻到底下的“持仓”那栏。好家伙!有的挂羊头卖狗肉,里面掺着一堆银行、白酒的大块头,这哪算正经中小板基金?专挑那些真金白银买了小公司、新玩意的。
- 第二步:揪着基金经理问底细。 以前觉得经理名字就是个摆设,现在可不一样。搜出他管过的所有基金,手指头划拉着屏幕一条条看业绩。专找那种在同一岗位干了五年以上的老手,再看这人手里管着几个基——要是一大串几十个,那肯定照顾不过来,直接划走不看。
- 第三步:掰手指头算成本。 这回长记性了,点开“交易规则”死死盯着“申购费”那栏。以前根本没注意,有的居然敢收1.5%!现在学聪明了,把费率从低到高一排列,再对比前面两步筛出来的,就跟在菜市场挑白菜似的,性价比不行的一律不要。专门定了个闹钟,卡在下午三点前操作,免得白送人家管理费。
这么折腾了小半个月,总算从一堆乱麻里挑出两个顺眼的,一个专注搞小电子厂的,另一个是盯着新药研发公司的。
三、现在总算能睡个安稳觉
钱投进去这三个月,虽说也有绿油油的时候,但再没像上次那样一泻千里。关键是知道钱去哪儿了,跌了也明白为啥跌——要么是电子芯片卖不动,要么是新药临床没通过。晚上躺床上刷持仓更新,看着数字慢慢往上爬,心里总算不抓瞎了。上个月还小赚了一点,够给闺女买三箱奶粉的。现在算明白了,买基金哪能光听别人吹,自己得像个老会计似的,掰开了揉碎了看清楚。
心得就一句: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地上处处是坑,睁大眼睛绕开走,好歹能捡几个铜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