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唠唠怎么在英唐智控股里摸行情,甭提了,这地方跟菜市场似的,真假消息满天飞,看得我脑瓜子嗡嗡的。开始就是瞎琢磨,可没少吃哑巴亏。
我也栽跟头
早几个月,看这“英唐智控”名头挺唬人,就想瞅瞅它股里有没有啥干货。结果进去一看,好家伙,跟打仗一样!有人扯着嗓子喊“赶紧上车,明天涨停”,底下就有人骂“庄托死全家”。我寻思挑点有用的,看谁说得头头是道就跟一点,结果?好家伙,连着踩了两次“大雷”!都是跟着里面喊得最凶的帖子买的,买进去那股价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往下掉,心里那个窝火,啃了好几天馒头才缓过劲儿。这才明白,光看他们喷口水吹牛皮,屁用没有,纯属找抽。
吃一堑长一智,琢磨了仨笨办法
亏不能白吃!咱得长记性。我开始琢磨,怎么在这乌烟瘴气的地儿淘点真金白银?自己瞎捣鼓出几个笨招儿:
1. 先爬楼,只看“老油条”
我再也不跟风那些名字花里胡哨、喷得唾沫横飞的“一天翻倍”贴了。改成专门去翻那些老帖子。这招儿得有点耐心,跟查户口似的:
- 我点开一个发帖人主页,看他是啥时候注册的账号?是上礼拜刚蹦出来的小号,还是熬了好几年的老江湖?
- 再看他以前都发过是一直在喊“暴涨暴跌”的墙头草,还是偶尔才冒泡,但说的东西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儿?那种天天发、恨不得一小时发好几条吹票的,直接划过,看都懒得看。
- 专门找那种账号年头长、发帖少但说话有点分量的老油条。看他们提过啥观点?回头看看他们以前的分析,对照着股价走势看看——要是蒙对了好几次,哪怕说话不中听,这人说的也得多盯两眼。但这帮人通常惜字如金,得蹲着等。
2. 拿它当“照妖镜”——反着看风向
股这地方,群众情绪贼极端。涨了全员狂欢,跌了全是马后炮喊崩盘。我发现,当里头所有人都嗷嗷叫喊着要冲的时候(不管是喊买还是喊卖),这事儿多半得黄!比如前阵子,股里突然冒出一堆新号,刷屏似的狂吹“大利好来了,不上车就是傻”,那热度高得吓人。结果?我刚吃过亏,没信邪,没跟着买。好嘛过两天再看,股价果然拉了胯,一泻千里。那些帖子也消失得干干净净,跟闹鬼似的。我就把股当个“情绪监控器”,里面风向吹得越猛,我反而越要冷静,千万别上头,不跟着起哄就对了。
3. 找异动,跟“庄”影?
后来我发现,有时候股价莫名其妙抽风一下(涨得快或跌得猛),股里立马就有人跟帖分析原因,说得有鼻子有眼。我开始留意这事儿:
- 比如那天下午,股价突然毫无征兆地直线拉了一小波。
- 我赶紧点进股刷新,真有“实时”帖子跳出来解释:“某某基金开始建仓了!” 或者“公司有内部消息泄露!” 说得跟真的一样。
- 甭管他说得对不对,这说明两点:一、确实有资金在动;二、有人盯着盘面,还想带节奏。
- 碰到这种情况,我就把这异动时间点和帖子记在小本本上,然后打开行情软件,仔细看当时的分时图交易记录(成交明细)。看是散户在零零散散地买,还是突然冒出几笔大单子往上扫货?结合股里冒出来的言论,大概能猜猜是不是真有“人”在搞动作。虽然不是次次准,但能多个心眼儿。
笨人笨办法,图个心安
靠这三板斧想在股里发大财那是做梦。咱就是个老实人,笨法子干活。核心就一点:股里的水太深,别把它当金矿,而是当个观察窗口和风险提示器。
爬楼筛老人,避坑;看情绪反转,降火;跟异动查明细,摸底。 别管他们喷得多热闹,咱得自己动手去查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脑袋去想。现在再进去瞅英唐智控股,心里总算有了点底,不会被那些浮夸的帖子晃花了眼,能定定神,按照自己的路子琢磨了。
电脑前面还得摆碗泡面,行情太刺激的时候,汤都容易溅键盘上,日子照旧,该咋过咋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