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股票软件时候突然刷到300297这支票,名字花里胡哨叫啥"蓝盾光电",顺手就查了查它家到底干啥的。
动手查资料过程
先打开电脑下了个他家官网APP,注册时候愣是卡了三次验证码,气得我差点摔鼠标。好不容易登进去一看,首页推的都是智慧交通、环境监测之类的大字报。划拉半小时产品页才搞明白,原来主要卖三样东西:空气检测仪、雷达测速仪、还有给政府搞智慧城市的数据分析软件。
- 那个空气检测仪长得像变电站
- 测速雷达宣传图里交警拿着像外星武器
- 智慧城市方案文档足足137页PDF
转头又搜财经报道,看到去年中标过两个环保局单子,但金额都没超过千万。最逗的是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人问"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啥",董秘回了三百字小作文,我总结就六个字:政府关系过硬。
蹲工厂见闻
下午干脆开车跑他们芜湖工厂转悠,门口保安盯得贼紧。蹲树荫底下跟下班的工人唠嗑,穿蓝工装的大叔叼着烟说:"我们车间全在造测超速的探头,天天加班赶高速路订单"。问及环保设备,他摆摆手:"那玩意儿三年没量产咯,库房里废模具都生锈了"。
正聊着突然开出来三辆黑色奥迪,门口横幅哗展开——"欢迎省领导考察智慧城市项目"。得,破案了。
前景判断翻车
回家路上琢磨着写分析报告,等红灯时刷到行业群消息:隔壁省刚发文要减少智慧城市财政支出。头皮一麻,赶紧查他们财报,好家伙!去年63%营收靠政府采购,回款周期最长的拖了两年半。
更绝的是搜专利发现,核心的激光检测技术2019年后再没更新过,最新专利居然是"带紫外线消毒功能的门禁系统"。气得我直接把分析报告标题改成:靠吃老本等政策饭的典型。
为啥操心这破事
三年前我就在关注他们。当时前公司接了单智慧路灯项目,甲方点名要用300297的控制器。结果现场调试时电路板突然冒烟,厂家技术员从安徽飞过来修了三天,偷偷跟我说:"哥您千万别说出去,这批货是临时用环保设备的零件改的"。
项目黄了以后老板让我背锅,扣完全年奖金不说,报销款拖到过年都不给。我蹲在他们合肥总部讨债时,亲眼看见财务总监抱着半人高的发票去财政局排队。那会儿就懂了:这类公司的命脉根本不是技术,是看财政局的拨款单啥时候批下来。
现在路过证券营业部的大屏幕,看见他们家股价还在那蹦跶,电脑前围着一群听"智慧城市概念"的老头老太。我只能加快脚步走开——当年被欠薪时房东来砸门的记忆太疼了,现在抽屉里还留着那沓没报掉的出租车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