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想聊聊动力源设备——说白了就是充电宝这玩意儿,谁家靠谱?上个月我那条老破电动车彻底歇菜了,送修得一个多礼拜,这可把我整懵了。没车咋出门干活?临时租车,租车公司那共享充电宝个个像大爷,电量虚得跟闹着玩似的,租两次钱够买个新的了!一咬牙,拍大腿决定:自己买几个回来,挨个试!
找家伙事儿可没少折腾
说干就干!我琢磨着,光看广告吹得天花乱坠没用,得自己上硬家伙测。第一件事就是找测试设备。屁颠屁颠跑去本地一家认识的电子产品检测小工作室,想借他们的专业放电仪用用。好家伙,吃了闭门羹!人家说那设备金贵着,不外借,给钱也不行,怕给整坏了。得,咱老百姓还是用土办法!
回家翻箱倒柜,找出个带功率显示和计时功能的智能插座,这玩意儿能记录消耗的电量,也能计时。虽然比不上专业机器精细,但估摸着测个实际放电量、看看谁扛得久应该够用了。又在网上蹲守了几天,淘了个二手但精度还行的USB电压电流表,专门瞅那输出稳不稳。行,工具齐活!
钱包大出血,选手就位
接下来挑选手。这年头牌子多得眼晕!我寻思着,要测就测大伙儿平时认得多、商场里好找的牌子。翻了一圈销量排行榜和评价,结合自己兜里的银子(心在滴血),敲定了三家“种子选手”:
- 某为大哥大 - 广告打得多凶,都说它电芯用料顶!
- 小米杂货铺 - 性价比这块招牌够亮,用户海了去了。
- 绿厂新贵 - 这两年势头猛,快充吹得神乎其神。
对了,又顺手在拼夕夕上捞了个杂牌小X,当个陪跑的反面教材,主要图便宜!
快递到手那天,感觉像收了几块板砖,包装挺厚实。咱也不废话,挨个拆封。
枯燥测试硬是整了三天
测试环境简单粗暴:屋里统一温度(开了空调),用的都是同一个快充头把它们喂饱(标注最大功率那个)。测试的倒霉蛋就是我新买的、公认耗电稳定的千元手机(用坏不心疼)。测试步骤?简单粗暴三步走:
1. 喂饱它:用快充头给充电宝充满电,直到灯全灭或者App显示100%。
2. 榨干它:接着把这充电宝插上手机放电,让手机可劲儿造(我开了屏幕长亮、疯狂刷视频、偶尔还打把游戏),旁边一直盯着功率计。
3. 认怂算账:等充电宝彻底歇菜(自动关机,或者输出低到手机都嫌弃),瞅瞅智能插座上记下了多少电,再瞅瞅这过程用了多久。
测试那几天可把我熬惨了!半夜还得爬起来看它死没死透,眼睛熬得通红。为了保证公平,每次测一个,都重复这套流程,手机电都差不多在20%左右开造。
结果出炉,真金不怕火炼
放电时间(越长越牛):
- 大哥大:死扛了差不多3小时15分才关机!电量输出最扎实,表显跟标称容量最接近。
- 杂货铺:也顶了2小时50分左右,挺稳当,没掉链子。
- 新贵:时间也还行,2小时40分上下,输出过程也算老实。
- 小X:不到2小时就歇菜了!虚得离谱,一用力(手机开应用)功率就往下秃噜!
发热(越凉快越好):
大哥大和杂货铺放电时摸着温温的,就手心温度。新贵中段时候有点烫手,外壳能感到明显热度。小X嘛直接是快拿不住,烫得吓人!
价格&体积:
大哥大个头最大也最贵,压兜里都嫌沉。杂货铺尺寸适中,价格还行。新贵体积小巧点,价格比杂货铺稍高。小X最便宜,但也最轻飘飘像个玩具。
手写记录都划烂了,结论如下
总结我这三天腰酸背痛测出来的感受:
- 第1名:大哥大。确实贵有贵的道理!电量足,实在,温控适合那些出门时间长、追求安稳、不差钱的主儿。
- 第2名:杂货铺。老牌劲旅没翻车!综合素质强,便宜量也足,性价比之选,用着踏实。
- 第3名:新贵。优点是小巧,快充技术感觉是有点东西(但它发热是真有点猛),适合应急或者追求轻便、对发热不太敏感的朋友。
至于杂牌小X?趁早别碰!浪费钱是小,安全隐患是大!热得快能煎蛋了都。
这事儿后遗症挺大。我媳妇看我书房桌上一堆板砖和测试线,又瞥见我那三天熬出来的黑眼圈,幽幽地问:“老公,你搁家开作坊修充电宝?” 我…我这是为广大同胞避坑!这实践,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