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决定整点亚太科技股试试
老有人私信问"科技股能不能长拿",干脆自己掏腰包验证下。去年7月从存款里划拉出10万块准备开搞,特意记了个小本本。
真金白银投进去的实操经过
先说准备阶段:
- 先花两周摸清亚太区搞科技的有哪些山头——半导体、互联网、新能源车三个篮子
- 对着财报熬夜筛人:挑出5家十年没换过CEO的老厂,3家专啃技术的愣头青
- 把10万块钱拆成50份,像买菜大妈似的每月5号固定买两千块
接着是实战过程:
头三个月看着账户绿油油,差点半夜爬起来清仓。有次周五刚买完,周一就赶上政策利空暴跌7%,当时血压直接飙到160,蹲电脑前抽完半包烟愣是没敢操作。
坚持半年后魔幻事件来了:
- 某芯片厂突然接到军品大单,股价三天涨了40%
- 亏最惨的电池厂被欧洲车企收购,账面瞬间翻红
- 去年双十一发现购物车里的扫地机器人全是持仓公司产的
折腾满一年的血泪账本
前天打开账户自己都吓一跳:当初10万块钱变成14万3,收益跑赢银行理财三倍多。不过细看个股才发现:
- 拿最稳的通信大厂才涨18%
- 差点让我割肉的自动驾驶小公司反而赚翻倍
最关键教训就两条:
1. 别信什么"科技股必须短线操作"的鬼话,我频繁做T那几次手续费都够吃半年火锅
2. 看到财报亏损别急着骂娘,人家可能把钱都砸去研发光刻机了
现在那本记账册被我当反面教材供书架上——前三个月写了二十多页分析,后面十个月就记了六行字:"忘密码了没登录"、"涨跌随缘"、"取钱修车发现不够手续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