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我盯着手机里的欧元存款发愁,闺女下学期去法国当交换生得换成人民币交学费。这汇率忽上忽下的,到底该不该现在换?干脆撸起袖子自己研究。
第一步:翻出压箱底的汇率走势图
先把中国银行APP里近半年的欧元兑人民币调出来。放大看细节,嚯!3月份最高飙到过7.9,4月底直接跌穿7.6。最近两周像抽风似的,7.67到7.74之间来回蹦跶,活脱脱心电图成精。
第二步:追着新闻找线索
扒拉手机浏览器里收藏的财经频道,三条消息直接拍脸上:
- 欧洲央行6月可能要降息——利息降了欧元容易变毛票
- 德国工厂订单连跌三个月——欧洲经济发动机都漏油了
- 国内五一假期出境游暴增——满大街同胞都在换欧元花
第三步:搬出压秤砣的指标
蹲电脑前折腾三小时,发现两个土办法真能救命:
- 盯住「中间价偏离度」
查当天中国银行现钞卖出价是776,央行给的中间价是770。一算差价超过0.8%,银行薅羊毛的手有点狠。
- 开外汇软件看「恐慌线」
把技术指标里的布林带调出来,眼下汇率紧贴下轨线(7.68附近)摩擦。上次蹭到这个位置还是三周前,第二天立马反弹。
逼出杀手锏
想起去年在机场被汇率坑的教训,直接打电话问中行客户经理:「最近换欧元的人多不?」对面嘿嘿一笑:「五月份以来办业务的十个人里,八个都是换欧元的。」得!群众都在干的事儿我得反着来。
周四早上睁眼就把汇率提醒开了,等到下午两点半看见实时汇率突然砸到7.69,赶紧拍桌子换掉5000欧。刚操作完手机就弹通知——欧洲央行行长讲话暗示可能提前降息,汇率十分钟内跳水到7.66。
结论拍这儿了:银行加价超过0.8%就先别送人头,技术指标贴地飞行时准备好子弹,大伙儿扎堆兑换时撒腿就跑。这三条凑齐俩就该动手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