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公司突然要搞数字化,老板拍着桌子说必须整个靠谱的项目管理软件。我琢磨这事儿得慎重,抄起电话就给几个搞IT的朋友打听,朋友圈也发了条“求推荐靠谱软件”,结果蹦出来最多的名字就是神州泰岳。
一、上手第一步:扒官网问销售
咱也是行动派,直接开了搜索引擎敲它家大名。官网点进去一看,嚯,界面做得挺唬人,又是军工背景又是大客户案例的,弹窗噌一下冒出来个客服,张嘴就要我电话。
行呗,留了个虚拟号码。结果半小时不到,手机就跟炸了锅似的,不同地区的销售轮流打过来:北京的、上海的、甚至广州的,个个都说自己是“专属顾问”。头一回碰上这阵仗,我心里直犯嘀咕:一家公司内部咋能撞单撞成这样?
二、费用当面谈:报价像开盲盒
找了个顺眼的销售约线下聊。带着需求清单过去,对方拍胸脯说“绝对满足”。等谈到钱就开始含糊了:
- 基础版:10万起步,只能管20个人
- 加个审批流程?加钱!
- 要和钉钉打通?再加钱!
算盘一打,原本30人的团队全套配齐得奔着小二十万。最绝的是人家现场拿出张空白报价单,拿起笔就在白纸上写折扣——敢情报价全靠手写随缘?比菜市场砍价还刺激。
三、自己动手试:理想摔稀碎
死缠烂磨要来测试账号,关上门自己折腾三天。界面卡得跟我家十年前的破电脑似的,点个任务分配能转半分钟圈圈。说好的智能排期?把工期输进去屁反应没有,还得手动拖来拖去。
更糟心的是权限设置,光给技术主管开个审批权限,愣是在后台翻了七层菜单。测试完瘫在椅子上直骂娘:这玩意儿真要推广下去,别说提效了,员工怕是要集体起义!
四、压垮的根草:服务协议埋雷
耐着性子翻完服务合同,后背直冒冷汗。第七条小字印得跟蚂蚁腿似的:“用户数据默认授权用于产品优化”。合着我司的项目机密全成它家训练素材了?问销售咋回事,人家轻飘飘一句“所有客户都签这个呀”。
回家跟老婆吐槽这事,她正在钉钉群里报加班审批,头也不抬甩了句:“有这二十万不如给我买包,都比那破系统实用!”得,找隔壁创业公司蹭了张飞书免费版,目前用得美滋滋。
掏心窝 但凡公司没上市,或者团队没超50人,真心建议别碰这种老牌大厂软件。收费贵得像抢钱,服务乱得像春运,用起来还不如表格顺手——这哪是买工具,纯纯请了个活祖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