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想聊聊我自己换证券公司这档子事,手续费这玩意太坑了,去年真给我整怕了。我那个旧券商,每次买卖股票都跟我斤斤计较那点钱,折腾了一年算下来,光手续费都能买台像样手机了!心疼得我直抽抽,下决心必须找个便宜点的换掉。
为什么我在意手续费?
我不是什么大户,就是平时爱琢磨琢磨,买点股票基金打发时间,操作算多的。原来真没太在意,觉得手续费能有多少?结果年底一对账傻眼了,这玩意积少成多真能扒层皮!所以我就想,既然操作免不了,那手续费这块能省一点是一点,都是真金白银。
开始找便宜的,结果差点掉沟里
开始可简单粗暴了,直接打开手机搜“手续费最低的证券公司”,跳出来一大堆广告,写的一个比一个低,有些甚至说“万一免五”,看得我心花怒放。差点就想直接冲进去开个户。
好在我没急,顺手查了下评价,好家伙!铺天盖地的投诉,很多用户骂骂咧咧说佣金根本不是宣传的那么回事!仔细一看,那些便宜得吓死人的套路真不少:
- 要求资金量巨大:写着“万一”,结果下面小字注明“需要账户资产500万以上”,我就一普通打工人,给我看这个?
- 限定品种耍滑头:说是佣金低,结果只限买ETF基金才便宜,我要买股票就收我高价。
- 营销噱头玩不起:有家广告说“开户即享万一免五”,结果等你真开了,打电话过去,客服支支吾吾说不归他们管,不了了之。
- 藏着隐形炸弹:还有些看着还行,结果一打听,要收什么信息服务费、平台使用费,杂七杂八加起来比纯佣金还高。
这一顿对比下来心都凉了半截,差点被当韭菜割了。
这回学乖了,亲身上阵摸门道
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我决定老老实实做功课,亲身实践,总结下来就盯死这四点:
- 自己打电话问客服 别轻信网页广告!掏出手机挨个打目标券商的官方客服电话,明确问:“我现在开户,交易沪深A股股票,最低佣金能给到多少?有没有资金门槛?包不包含规费?” 一定要对方亲口承诺,并且明确是开户后立马能享受的,不是画饼。
- 佣金构成要扒光 有的券商玩文字游戏,说佣金“万二点五”,结果这只是券商收的部分!交易所收的规费(现在一般万分之0.487左右)另算!这样加一起就是万三了。一定要问清楚最终费率结构!我后来选的这家就是“全包佣万二点五”,包含了所有费用,实实在在。
- 小额测试不能少 新开户成功,别急着大笔交易。先放点小钱(几千块就行),亲自买一手最便宜的股票试试水(比如买个价格几块钱的)。买完赶紧查交割单,看清楚佣金扣款是不是跟谈好的完全一致!这一手我自己就试出了两家玩花样的,佣金算下来比承诺的高。
- 查费率白纸黑字 现在券商都有App,开户后第一时间进App找到佣金查询或者佣金设置的地方,清清楚楚看看协议里写明的费率。截图存证!口头说的不算,要以App里公示的书面为准。这是遇到问题撕X的关键证据。
结果怎么样?
按照这四个土办法一点点筛,折腾了小半个月,总算找到一家靠谱的,全包佣万二点五,没资金要求,不玩花样。小额交易测试了几笔,确认扣费准确才安心用。现在快小半年了,账户流水拉出来看,手续费省下不少,心情舒畅多了。
说实在的,找低手续费券商就是个精细活,没啥捷径,就得自己多打几个电话、多动动手亲自验证,别看广告吹破天。但凡遇到遮遮掩掩、不敢写清楚、不让测试的,赶紧跑,九成九有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