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表哥身上说起。上周三正吃着晚饭,他一个电话打过来,嗓子都哑了:“完了,厂里开会说要搞什么重组优化,让签自愿离职协议,这不明摆着要撵人走嘛”
我决定翻个底朝天
撂下饭碗我就开电脑,把上海国资委官网和几个国企公众号翻了个遍。眼尖着——那些“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薪酬机制”的套话底下,藏着几个关键信息:
- 新考核指标跟打了鸡血似的:以前表哥那个电缆厂就看产量,现在张嘴就是人均创收、净资产回报率,我听着都头晕。
- 工资帽要动刀子:文件里明晃晃写着“合理拉开薪酬差距”,后面跟着一句“对亏损企业严控工资总额”,看得我心里咯噔一下。
- 新人旧人两重天:招聘页面突然多了好多“职业经理人”“核心技术岗”,工资开的比表哥这个二十年老技工还高出一截。
直接蹲点找实锤
光看文件哪够!第二天我直接杀到表哥厂子门口蹲着。赶上下班点儿,眼瞅着几个穿西装的夹着笔记本出来,逮住个面善的大哥递根烟唠嗑。大哥摆摆手说:“兄弟别害我丢饭碗”,扭头却掏出手机划拉朋友圈给我看——他同事刚晒了隔壁汽轮机厂的竞聘通知:普通车间主任变“事业部负责人”,工资直接对标市场价,末尾淘汰。他苦笑:“我们这儿下周就搞这个,五十岁以上的老哥几个怕是要悬。”
表哥的账本不会骗人
周末拎着水果去看表哥,他正对着工资条发呆。我抢过来一瞅:去年还5800,现在剩5100,绩效奖那块直接砍半。表嫂在旁边叹气:“听说厂里要搞什么‘转岗不下岗’,让他去郊区新厂当设备维护,每天通勤四小时!”更绝的是人事私下放风:年底合同到期不续约的起码有三十个,赔偿金按上海最低工资算,“比送外卖的都不如”。
朋友圈成了照妖镜
昨晚刷朋友圈真是冰火两重天:表哥的同事在抱怨公积金比例下调,而我家楼下的国资委小妹却晒出某集团文件截图——她们领导层拿上了“超额利润分享”,普通员工那儿连个影都没有。最扎心的是我高中同学,原本在纺织集团混日子,改革后直接进了“核心人才池”,工资翻倍不说还给配股。他嘚瑟地配文:“跟对赛道才能吃肉!”
折腾这一圈算是彻底整明白了:上面喊着“改革不是裁员”,可落到普通工人头上,要么卷铺盖走人,要么憋屈转岗,混日子的再也藏不住了。至于那些真有本事的年轻人?机会确实多了,但看看表哥厂里新招的“高级技术岗”,明晃晃写着“996工作制适用”。改革这碗饭,有人喝着肉汤,有人连碗都被端走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