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唠唠股票的事儿,特别是最近捣鼓通裕重工这票的经历。之前栽过跟头,亏得有点肉疼,就琢磨着是不是得学点真本事,别光看K线图上蹿下跳就瞎买。厚着脸皮去请教了一位专门搞价值投资的老手,看看人家是咋分析的。
我是怎么掉坑里的
我那叫一个愣头青。看通裕重工名字听起来挺硬核的,什么风电、铸件、锻造... 股价那会儿又趴得挺低,脑子一热,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进去了。结果?进去没多久,眼瞅着它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往下掉。急得我抓耳挠腮,赶紧扒拉各种论坛、股、小道消息,就想找个“利好”安慰自己。有人喊“风电要起飞”,我信了;有人说“订单爆满”,我又信了。结果?越信越跌,心态彻底崩了,割肉出来。痛定思痛,哥们儿,这纯粹是瞎蒙+听故事,哪叫分析?
硬着头皮,去碰专家的瓷
亏也亏了,不能白亏?正好认识一位实战经验特别丰富的老师傅(人家是真金白银在市场里滚出来的,不是那种光会吹理论的),我就带着我的骚操作和满脑袋问号,提着点心意(就两斤水果,嘿嘿),直接登门请教去了。见面也实在,开口就问:“哥,我这通裕重工分析得跟坨那啥似的,到底咋弄才能像个样子?”人家看我态度还行,也没藏着掖着。
专家没教我技术,先给了我一巴掌
人家第一句话就给我干懵了:“你一上来就问我股价明天是涨是跌?”他摆摆手,“那是神仙干的事。咱得搞清楚,你是想赚快钱赌一把,还是想找一家靠谱公司长期跟着?” 这话真是一针见血。他告诉我,好公司不一定等于好股票,但烂公司大概率是烂股票。做分析,得把公司本身扒明白了,看看这生意到底值不值得投,而不是天天盯着那红红绿绿的线瞎猜。
按部就班,动手“扒”公司
专家给我掰开揉碎了讲,让我动手实践:
- 第一步:搞清楚它究竟干啥的。 别笑,我以前真没仔细看!打开通裕重工官网、看券商研报的开头部分,就搞清楚它核心是搞大型铸锻件、风电主轴这些玩意儿。,它还自称是风电核心部件龙头?行,那重点就是风电这一块业务到底咋样。
- 第二步:查它赚钱能力咋样。 这回不敢马虎了,我打开F10(看财务数据的地方)和交易所官网找正式年报季报。重点盯着几个数:
- 营收:这几年是增长了还是萎缩了?风电行业风吹草动对它影响大不大?
- 净利润:挣的钱多不多?是实实在在赚的,还是靠政府补贴撑门面?(看到它盈利波动挺大,得琢磨为啥)
- 毛利率&净利率:干这行利润空间厚不厚?跟同行比,它处在啥水平?(一看,确实比较薄,难怪股价没那么硬气)
- 负债:欠别人多不多?短期要还的债,手头的现金够不够还?(这个很重要,别搞个资金链断裂)
- 第三步:它在行业里排老几? 风电主轴市场,通裕份额确实是国内靠前的。但专家提醒我,别光看个头大小,得看“武功”:技术门槛高不高?研发投入舍得吗?下游客户是金风、远景这些大厂?大客户的订单稳定吗?它的竞争对手们(像日月股份啥的)最近在干嘛是扩产能打价格战了,还是转型搞新产品去了?
- 第四步:关心它钱袋子鼓不鼓。 公司账上有多少钱?每年能产生多少真金白银?有钱了是拿去扩大生产,还是回购自己家的股票?分红大方不大方?这关系到公司管理层是不是替股东着想。
数据是死的,理解才是活的
专家看我吭哧吭哧看数字,补充说:“这些数据,单看一个季度、一年,意义不大。你得连起来看趋势!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行业不行了?公司自己经营出问题了?还是遇到短期困难?” 他翻出研报里分析师对行业未来几年的增长预测、成本变化的判断,让我结合着理解通裕的情况。
折腾完这些,感觉咋样?
按着专家指的路走一遍,真不一样!心里比以前踏实多了。以前就看个模糊印象,现在至少能说出:
通裕在风电主轴这块确实有实力,规模有优势,是干实业的公司。但它的利润确实薄,受原材料价格波动(钢铁啥的)影响很大。行业这两年挺好(“双碳”目标嘛),但竞争也激烈,卷得厉害。它自身财务上负担不轻,拓展新业务的灵活性有点受限。
这回实践最大的收获是 我算明白了:提高分析水平真不是学什么看图的“绝招”,而是肯下笨功夫,像拆机器一样,一点点把公司的里里外外、生意模式、赚钱能力、缺点软肋都摸清楚。心里有了这根“价值之锚”,再看股价波动,心态就稳当多了。现在知道它大概值多少钱(虽然估不准,但有谱了),股价跌到我认为的价值区以下,那是机会;盲目涨太高了,那就得小心泡沫。
这还只是刚上路。市场千变万化,公司也天天在变。这回“扒公司”经历算是给我开了个头,逼着自己养成习惯:别懒,勤翻公告报告;多想想数据背后的“为什么”。至于通裕重工这票值不值得买?我现在只能说,比之前瞎买的时候了解得深多了,后续还得继续跟踪它的表现。
专家送我一句话,也分享给大家:“少点幻想,多点研究。赚自己看得懂的钱,踏实。” 听完这话,回家路上和老婆吃了碗面,感觉今晚的汤头都比以前香了点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