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刷投资论坛的时候,看到有人讨论机构是怎么给东方园林这种公司定目标价的,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就想,这事儿不难理解嘛自己动手试试不就行了?于是我扒拉手机开始搜资料。
翻资料找灵感
我先在视频平台扒了个教程视频看。视频里说了,机构常用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看公司现在赚多少钱,另一种是猜公司以后能赚多少钱。讲得挺糙的,但意思很直白。我看完后,心想,“这玩意儿不就跟买菜比价一样嘛” 于是掏出笔记本开始写写画画。
试试第一种方法:看现在赚的钱
第一种方法,说是拿东方园林和其他园林公司比一比。我翻出几个新闻,查它们的股价和盈利数据。结果一动手就懵逼了,数据都分散在各种地方,我找了半天才凑出几个园林公司的数字。比方说:
- 东方园林去年每股赚了2块多。
- 另一家类似的公司每股赚1块多,股价在10块左右。
按照这个思路,我得算个比例出来。简单除一下,东方园林的“赚钱比例”看着还行。可我一推敲,发现不对头:这些数据都是老黄历了,现在的行情早就变了,搞不好全是过时的。没办法,我只能胡乱推了个目标价,比如30块上下。
再用第二种方法:猜以后的钱
第二种方法更头疼,说要猜公司将来能赚多少现金,再把它们折成今天的钱。我打开财报琢磨了半天,结果一看数字就觉得头晕。比如东方园林去年现金流不太稳,明年咋猜?我瞎编了个预测:“要是公司每年多赚10%,五年后咋样?” 然后开始换算。过程贼粗糙:
- 简单画了张表,列未来几年的数字。
- 学着公式算打折率,直接套了个网上教的10%。
完了后得出个目标价,比第一种方法高一点,像35块。但我边算边嘀咕:“这预测跟赌博没两样,谁知道公司会不会出意外?” 搞到一半还卡住了,因为数据不好搞准,差点想放弃。
动手后的总结
折腾了一下午,总算把两种方法撸了一遍。最大的感悟是,方法听着简单,但实际操作全靠瞎蒙加凑合。机构有大数据工具还普通人玩这个就是图个乐子。我把笔记撕了,目标价啥的也不太当真了。倒是明白了:投资不能光听机构忽悠,还是多看书才实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