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聚餐时听老同学聊起中国平安,说这票拿五年能翻倍,当时就留了个心眼。回家路上刷到分红新闻,突然来劲儿——第二天直接开户绑卡,先往账户里打了三万块试水。
啃完财报干了件狠事
周末抱着电脑啃了两天财报,重点盯着三个地方:保险业务有没有偷摸藏坏账,去年医院收购赔了还是赚了,银行板块坏账率咋波动。看到医疗板块突然拓了十家新合作机构,当场拍大腿下了第一单。
挂单过程贼真实:哆嗦着把市价委托改成48.5限价单,反复取消又重新挂三次,眼一闭手一抖,成交短信“叮”地弹出来。转头就做了个笨功夫:把手机日历设了每周三上午10点查保费公告。
挨打半年悟出来的门道
年底赶上地产爆雷潮,账户绿得能榨汁。有天下班看见楼下平安银行还亮着灯,心里突然踏实了——转头做了三件事:
- 把今年要交的保费改成平安保单
- 用信用卡积分换体检服务体验医疗生态
- 蹲在雪球论坛扒拉理赔投诉率
开春发现个规律:每次股价跌穿45,保单销量就猛蹿一截。三月份咬牙把年终奖砸进去补仓,特意选在除息日前三天买入,白捡了七百多分红。
现在裤兜里的实操策略
这票拿满一年整,我的土办法就三条:
- 但凡保费收入同比涨超5%,月底工资到账必加仓
- 银行网点排队超20人时,次日定投2000块
- 看到收购民营医院新闻就做T降成本
上周三看到医疗生态协同增长27%的简报,立马把定投额从1500提到2000。当前成本做到46.3,浮盈8%——但我更盯着那摞保单,毕竟自家买的年金险还得靠它兑付。
要说值不值得拿五年?那天冒雨去平安健康城复诊,看见导诊台老太太骂骂咧咧要退保,工作人员端着热茶弯着腰解释。出门时雨停了,我摸出手机又加了五百股。能把最难缠客户摁住的买卖,寒冬来了也冻不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