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盯盘的时候又刷了趟永太科技股,好家伙,那叫一个鱼龙混杂。有人说马上要涨停,转头就有人喊赶紧清仓,我划拉了半小时屏幕,眼都看花了也没找到条靠谱分析。寻思着这么整不是办法,干脆自己动手优化下看股评的效率。
第一步:把有用的玩意儿先存下来
清早泡了杯浓茶就开始折腾。戳开手机里的财经应用,在永太科技股界面长按复制了三篇看起来稍微像样的千股千评,直接粘贴到WPS文档里存着。重点盯那些带具体数据的评论——什么"二季度毛利率提升到28%"、"新增产能三季度落地"这种硬货。顺手把发布时间和点赞数也标红了,省得回头看的时候分不清哪些是热门观点。
第二步:手动当个人肉过滤器
下午开电脑对着文档挨个过筛子。抄起键盘新建了个Excel表格,分了三列:
- 核心数据:把文档里提到的毛利率、产能数据全拎出来填进去
- 多空观点:说利好的标绿色,唱衰的直接标红色
- 玄学预警:见到"主力洗盘""庄家出货"这种车轱辘话统统打上黄色三角号
整完发现有个规律:带具体日期的消息点赞量比那些喊口号的评论高出三倍不止,这信息过山车总算有点轨道了。
第三步:给信息贴标签
最狠的活来了。把Excel里整理完的数据手动转化成便签条,打印出来直接贴显示器边框上:左边贴产能时间表,右边贴多空观点分布,顶上挂着毛利率变化曲线。现在只要抬头就能看见核心信息,再也不用在股里挖坟了。顺手在手机备忘录敲了条公式:新产能进度+毛利率变动-唱衰噪音=操作参考值,这土法子比看二十篇废话管用多了。
今早再看股就跟开了透视挂似的——扫两眼就能把水分评论自动屏蔽。昨天整理那三篇千股千评的时候花了四十分钟,今早同样体量的信息十分钟就筛完了。早知道贴便签这么省事,上个月就不用天天盯着手机揉眼睛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