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天没亮就爬起来了,泡了杯浓茶坐电脑前,琢磨着最近AI这概念火得快烧着天了。寻思着跟风摸条鱼,专门研究研究人工智能那些龙头股得注意结果折腾一天下来,水没喝着,踩了一脚泥。得,把今儿个犯傻踩坑的经历老老实实记下来,你们可别学我!
第一步:闭眼瞎冲热门股,差点掉沟里
一开盘,手比脑子快,盯着屏幕上那些名字带“智能”“科技”“算力”的,哪个涨得猛点哪个,跟抢超市打折鸡蛋似的。逮着一个说什么“自主大模型落地”的,看K线噌噌往上蹿,二话不说先买进去再说!结果屁股还没坐热,中午就发公告说那项目还在“前期研讨阶段”,股价跟坐滑梯似的往下溜。我瞅着账户里绿油油一片,肠子都悔青了——看见“AI”俩字就往上扑,也不扒扒皮看看肉实不实,纯属送钱。
第二步:迷信“独家消息”,差点被忽悠瘸了
吃了亏不甘心,跑去几个论坛瞎逛,想找点内部消息。真碰上个自称“内幕哥”的,神神秘秘贴了个聊天截图,说某龙头马上要跟国外巨头签“颠覆性合作协议”,股价翻倍不是梦!底下评论一片“蹲”“感谢大哥”。我这心里跟猫抓似的,连公司官网都没点开看一眼,差点又按了买入键。幸亏留了个心眼,顺手搜了搜那“国外巨头”的官网和最近的新闻,屁都没放一个!回头再看,“内幕哥”帖子删得干干净净。网上那些个“猛料”,十个有九个半是挖坑等你跳,信它不如信母猪会上树。
- 踩坑点:光看概念名热血沸腾,不看公司具体干啥的。
- 踩坑点:一听“内幕”“独家”就上头,公司公告都懒得翻。
第三步:被“技术大佬”绕晕,高位接了盘
下午学乖了点,想学点正经的。找了个直播间,看一个自称“十年技术流老法师”的分析。那大哥唾沫横飞,指着K线图念叨什么“金叉确认”“量能突破”“主升浪启动点”… 听得我一愣一愣的,感觉特专业!他说有个AI芯片股刚突破关键压力位,闭眼买稳赚。我一激动,跟着指示冲了进去。刚买完没多久,那线图就跟抽了风似的往下栽!后来才咂摸出味儿来,这些花里胡哨的“术语”听着唬人,都是事后诸葛亮,股价都涨一大截了才给你分析为啥涨,等你信了,庄家早出货了。我就是那高位站岗的冤大头。
第四步:忘了看“老底”,踩中业绩雷
快收市了还不死心,瞄上个说搞“AI医疗”的公司。股价这几天像模像样地涨了点。我想着前面吃了技术派的亏,这回总得看看基本面?结果就看了个市盈率——哟,比同行低,感觉挺划算!脑子一热又小买了一点。结果晚上公告出来了,好家伙,去年亏得裤衩都快没了,今年一季度继续大亏!第二天开盘直接往地板上砸。光瞄一眼市盈率有屁用!财报数据、赚不赚钱、欠多少债这些硬邦邦的“老底”,懒得多翻几页,活该被炸一脸灰。
这一天折腾下来,血泪教训就三点:
1.别当睁眼瞎: 甭管公司名字多“智能”、概念多火,亲手去翻翻它到底靠啥赚钱!官网、公告、产品介绍,少看一个都是给自己挖坑。
3.数据比鬼话靠谱: K线图蹦迪不等于股票会蹦迪。死磕财报,把营收、利润、现金流、欠债这些硬指标看清了,比听一万句技术术语管用一万倍!
反正这一天算是白忙活,权当交学费了。龙头股听着风光,里面全是弯弯绕。下次再动手,非得把这三点刻脑门上不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