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直播又被粉丝问爆了,非让我说说广州哪几家基金公司靠谱。我也不是啥专家,但架不住大伙儿催,干脆自己动手扒拉一圈得了。没成想这一查,直接干到凌晨三点,眼珠子都绿了。
开局就翻车
我寻思这排名网上肯定现成的,抄个作业多省事儿。结果连着扒了七八个财经网站,好家伙,每家给的名单都不一样!有把私募公募混着排的,有拿管理规模硬凑数的,还有个更绝的——把深圳公司算进广州榜里充数。气得我直接把浏览器叉了。
自己挖数据
搬出吃饭家伙事儿——泡上浓茶,摊开三个屏幕。左边开证券业协会官网查公募牌照,右边扒基金业协会备案系统筛广州私募,中间Excel表格咔咔列条件。光区分"注册地在广州"和"实际办公在广州"就筛掉二十多家。
- 第一刀砍规模:管理资产百亿以下的直接pass
- 第二刀砍时间:成立不满五年的踢出名单
- 第三刀狠点儿:最近三年有违规处罚的全员再见
光这轮就干到半夜十二点,烟灰缸里全是烟屁股。老婆起夜看见我还在客厅折腾,翻着白眼丢了句:"魔怔了你"。
回报率算到崩溃
最要命的是对比产品回报。本来想偷懒用天天基金网的数据,发现他们只管公募。私募业绩得挨家公司官网翻公告,有的藏在投资者关系栏目最底下,有的得注册会员才能看。更绝的是某家明星公司,官网维护公告挂了三天。
实在没招了,翻出三年前加的广州金融圈微信群。厚着脸皮@了几个基金经理,靠两顿早茶承诺换到内部数据表。结果对数字时候傻眼了:同样是股票型产品,不同公司业绩比较基准都不一样,这咋比?硬着头皮做了两张表——
公募组扛把子
- 广发家王牌基金:去年给用户赚了28亿
- 易方达沪深300增强:三年跑赢指数40%
私募组黑马
扒完成绩单吓一跳。有家名气贼大的公司,宣传页挂着30%年化收益率,细看小字才发现是单款产品成立首月的业绩。还有家吹"稳健增长"的,查备案系统发现他们去年刚被罚了八百多万。 最坑的是某网红基金,全网推他们"绝对收益策略",结果一查持仓:90%押在房地产信托上。这玩意儿现在啥情况,大伙儿心里没数吗? 折腾十个小时搞出来的干货,直接上硬菜: 广州公募三巨头 私募七小龙 完整表格太大贴不上来,我扔知识星球里了。重点提醒:千万别只看回报率数字!比如排第六的那家去年收益35%亮瞎眼,但人家主要玩期货,心脏不好的根本扛不住那波动。 这波折腾最大感悟:网上排名都是生意,真金白银还得自己扒。下次谁再甩个榜单链接让我点评,我反手就把这篇实践记录拍过去。
踩坑预警
手搓终极名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