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上个月想买保险说起。那天刷手机看到百年人寿广告弹出来,说得天花乱坠,我就寻思着给自己整份保障。结果一研究差点掉坑里,幸亏后来摸出点门道。
第一步:直接杀到官网查老底
我先打开电脑搜百年人寿官网,专门翻到最底下找"公开信息披露"这栏。好家伙!原来保险公司每年都得把家底晒出来,跟查户口似的。我重点盯着两个数: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没有超过100%,风险评级是不是B类以上。这公司去年数据还行,总算不是空壳子。
第二步:把合同当寻宝图看
客服给我发电子合同那会儿,我直接按ctrl+F开搜。重点逮四个词:"免赔额"(超过这数才赔)、"等待期"(这期间生病不赔)、"除外责任"(直接拉黑的情况)、"现金价值"(退保能拿回多少)。看到第五页发现条款写着"原位癌不算重疾",当场给我气乐了。
第三步:装客户打电话钓鱼
我换了手机号假装要买保险,逮着客服问:"要是我得糖尿病住院能报吗?做支架手术赔多少?"。对面开始念话术模板我就打断:"别整虚的,直接说哪些情况不赔!"这么一逼问,果然挖出五项免责条款没写在宣传页上。
第四步:翻烂投诉排行榜
半夜蹲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百年人寿理赔",按时间排序看最新骂街帖。有个大哥肺结节手术被拒赔的案例特别典型——原来合同里藏着"未如实告知既往症"的霸王条款,三年前体检报告有个小结节没报就成把柄了。
第五步:拿其他公司合同比价
打印了三家不同公司的重疾险合同铺满餐桌,拿荧光笔标关键条款做对比表。这才发现百年人寿的轻症赔付比例只有20%,别家都30%起步。更坑的是他们某款产品"多次赔付"要间隔五年,隔壁保险公司同类型产品才间隔一年。
折腾半个月总算摸清楚:选保险得像买菜似的货比三家,合同条款要当悬疑小说看,客服承诺必须录音留证。我买了份基础款意外险,重疾险?呵呵,再观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