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跟大伙儿唠唠打新股那点事儿。前阵子不是看群里都在抢着申购嘛我也手痒跟着点了几个热门股。结果?屁都没中!气得我直骂娘,这破手气也太背了!
一、中签率越低越牛?我犯嘀咕了
有天蹲厕所刷手机,看见个文章标题说“中签率低=肉更肥”,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我心里直犯嘀咕:操蛋,按这说法老子不中的新股才是好东西?那帮中签的孙子不得笑裂嘴?越想越不对劲,干脆翻出最近半年打新的数据本子,把笔电往油腻的餐桌上一摔,自己扒拉去!
真扒开数据才发现猫腻:
- 科创板有个票中签率跟中彩票似的0.01%,结果上市当天直接破发,跌得跟孙子一样
- 反倒主板有个中签率2%多的“大路货”,头天涨了44%封死涨停
二、蹲券商门口听大妈唠嗑开窍了
上周三跑营业部改密码,听见俩老太太唠嗑:“哎呀中签率低的票就像限量版包包,抢破头的才是尖货!”我当时差点笑喷饭。结果下午买菜撞见小区门口卖西瓜的大妈,三轮车上挂着“特供瓜,每人限购半个”,抢购队伍排了二十米。我扭头买了隔壁摊随便挑的瓜,回家一尝甜得齁嗓子!操,这不就跟打新一个道理?
猛地悟出来:
- 庄家把中签率做低就跟大妈搞“限购”似的,纯属饥饿营销
- 真正甜不甜得看瓜瓤(公司基本面),跟抢的人多不多有屁关系
三、同事借钱打新的惨案
前座老张上周红着眼跟我借五万,说他中了只0.03%的“妖股”,砸锅卖铁都要补钱。昨儿个这票上市,开盘跌掉三成。现在老张天天蹲我工位门口,泡面汤洒我键盘上三回了!这孙子嘴里反复念叨:“中签率那么低...怎么就能跌成这狗样...” 啧,这血的教训比我扒拉十页数据都管用!
现在打新我这么搞:
- 管它中签率小数点后面几个零,先看行业是不是风口上的猪
- 翻招股书里“预计募集资金”那栏,比原计划多圈钱的直接pass
- 上市前三天死活按住手——老子可不给庄家当接盘侠!
说白了中签率就是个障眼法,跟路边抽奖游戏似的。那群挤破脑袋的冤大头,早被庄家当韭菜框进名单里了。下次看见0.01%的“香饽饽”,不如去菜场挑俩实在的西红柿,至少炒鸡蛋它不坑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