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个翻记录本看见自己2018年抄底腾讯的笔记,突然想唠唠这个"价值投资"的坑。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你们看我电脑里这12G的上市公司财报压缩包,全是当年跑断腿攒的玩意儿。
一、新手阶段疯狂交学费
08年熊市那会儿跟着同事瞎买基金,连K线红绿是啥意思都没整明白。券商APP开户五分钟,银行卡转钱倒是挺快,头个月就砸了五万块进去。那时候的操作跟掷骰子没区别:听说新能源火就追光伏,刷到煤炭涨又调仓周期股,一年交易记录打出来有新华字典厚。最惨那次白酒板块三天跌18%,我半夜两点还趴在电脑前搜"股票跌停怎么办"。
- 踩坑记录1:跟风买原油基金,结果遇上负油价事件,补仓补到花呗都透支
- 踩坑记录2:重仓医药股遇到集采,三天亏掉半年工资
- 踩坑记录3:死扛某暴雷教育股,从亏30%硬生生扛到退市
二、建立纪律的过程贼痛苦
有次在银行办业务,瞥见VIP室大爷用翻盖手机看财报,才惊醒自己整天盯着分时图有多蠢。后来真去图书馆啃了两个月书,从《穷查理宝典》看到彼得林奇,最重要的变化是给每笔交易贴标签:左手笔记本记"逻辑买入原因",右手EXCEL设止损线,桌上还贴着"禁止盘中决策"的警告条。
实战里最难的是知行合一:19年半导体涨疯的时候,手里拿的消费股半个月才涨3%。朋友群里天天晒收益截图,我攥着手机在厕所抽了半包烟,把交易软件删了才忍住没割肉。现在还记得当时设的三大铁律:
- 单只股票仓位打死不超过20%
- 浮亏超15%无条件减半仓
- 盈利票至少拿够财报季
三、老韭菜的保命技巧
20年疫情暴跌那会儿反而挣着了钱。不是我有先见之明,是之前吃过熔断的亏——账户里永远留着三万块救命钱。当时医药股跌到姥姥家,我分五天慢慢捡便宜货,专门盯着那些PE跌穿历史下限但现金流还能撑三年的公司。等到下半年行情回暖,有个做监护仪的公司股价翻倍,卖的时候手都在抖。
去年做光伏更绝:先在隆基45块建底仓,涨到55加仓10%,突破60块把成本线以上的部分全出了。股价回调到52,我成本早变成负数了。这种倒金字塔操作特别适合咱散户,比那些机构跑得快多了。
四、吃过的亏别浪费
现在书桌底下压着张泛黄的交割单,是15年融资爆仓的纪念品。当年用两倍杠杆追中车重组,赶上股灾连续跌停,强平通知弹出来的时候早饭直接吐键盘上了。自那以后账户再没开过融资功能,每年6月和12月固定取10%利润出来花,去年就换了台洗烘一体机——这玩意比股票分红实在多了。
上周三白酒板块异动,好几个群喊抄底。我打开冰箱拿了罐啤酒,对着电脑上的估值曲线喝了半罐,就敲了200股试试水温。毕竟当老韭菜的觉悟就是:少挣总比亏光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