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我可太有发言权了,上个月刚和金财控股那帮人扯完皮,到现在还记得一脑门子汗。从头跟你们唠唠,要是你们以后也想去碰碰运气,少踩点坑。
一、开头就卡壳:找门路比找对象还难
你得明白,人家金财这种大机构,官网上那个"合作咨询"按钮就是摆设。我一开始啥也不懂,傻乎乎地在他们官网上填了七八回信息表,结果?石沉大海,连个响儿都没听着,等得黄花菜都凉了。
后来托朋友的朋友吃饭才套出实话:想搭上线,得找"活人"。我翻箱倒柜找了三层关系,终于有个前同事的亲戚在那儿当项目经理。这才算摸到门边——没熟人引路,你连门铃在哪儿都找不着。
二、准备材料整得我差点当场去世
中间人帮我递了话,人家总算愿意给我二十分钟时间聊聊。我这头刚乐呵没两天,对方甩来一份材料清单,我一看就蒙了:
- 公司执照复印件盖红章就算了
- 还要近三年审计报告原件
- 股东会决议书模板
- 连财务大姐的从业资格证都要
最离谱的是一条:"拟合作方案可行性分析(带盈利预测模型)"。我捧着Excel哆嗦了半宿,感觉自己像在给高考出押题卷。
三、面谈现场直接尬出三室一厅
好不容易熬到见面那天,在他们总部大楼电梯里我就开始腿软。一进会议室,对面齐刷刷坐了三个人:穿西装打领带的业务经理,抱着电脑记录的助理,还有个全程眯眼笑不说话的老油条——后来才知道是风控部的祖宗。
我按准备的开场白还没说完第三句,那个西装男就直接挥手打断:"你们去年第三季度现金流为什么跌了40%?"我后背"唰"地冒汗,心里骂娘:谁家好人上来就捅刀子?只能硬着头皮解释疫情回款难,结果旁边风控老油条突然插嘴:"那你们应收账款周期多长?"得,俩人轮着给我上刑。
四、死磕三回才搞明白潜规则
第一次谈完人家让我等消息,等了俩礼拜没动静。托中间人去问,说是"材料需要补充"。我咬着牙又补了二十几页说明,二谈时候特意拎了两盒顶级茶叶——结果被前台直接挡回来:"我们有规定,您别为难我。"
直到第三次约在咖啡厅非正式聊,我才从业务经理嘴里抠出真话:"您这业务方向挺但最近我们主推跨境板块..." 感情我前期准备的乡村振兴方案全白瞎!合着风向不对,再好的船也开不动。
五、血泪换来的通关秘籍
折腾俩月总算签了框架协议,回头复盘才发现:
- 所谓"首次对接"根本不会跟你谈实质合作
- 前面三次会面全是摸底查你家底细
- 带方案不如带耳朵,多问他们现在主攻啥
- 风控那老头才是真菩萨,把他哄好能少跑三趟
最讽刺的是签约那天,风控老头拍拍我肩膀:"小伙子挺实诚,就是太轴。下回早点请我抽雪茄不就完了?" 我捧着协议哭笑不得——原来绕了八十圈,真经就在烧烤摊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