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就唠唠怎么扒拉海特高新的底儿。上个月跟老友撸串,他嘬着啤酒花突然问我:“你说这海特高新算不算好鸟?我看它股票跟过山车似的。” 这话算是给我种了个草,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动手扒拉扒拉。
第一步:动手查老底
我先掏手机怼进它家官网,首页那叫一个光鲜,红彤彤的标语吹得天花乱坠,什么“行业龙头”“创新引领”,看得人眼晕。赶紧点开“投资者关系”那栏,好家伙,财报叠得比我家床头书还厚。硬着头皮下载了最近三年的年报PDF,光解压就卡了三次手机。
晚上泡杯浓茶开始啃数字,发现个怪事:这公司嘴上说着搞航空技术,可成本表里“市场推广费”这几年连翻跟头,比研发投入窜得还快。翻到股权结构更迷糊,高管层亲戚的名字在股东名单里扎堆冒泡,看得我直挠头。
第二步:专家当参考
第二天跑图书馆翻券商研报,某证券文件里把海特捧成“军民融合标兵”,可数据来源全是企业自己提供的宣传稿。转手在手机看财经频道直播,俩专家在直播间差点吵起来:一个唾沫横飞说它卡着军用芯片的咽喉位置,另一个当场甩出海关数据:“您看这进口依赖度,核心部件全指着国外!”
我这头正记着笔记,屏幕上突然弹出广告窗——“海特高新重大利”,点进去发现是个冒牌投资平台。得,真假消息比机场传送带跑得还快,赶紧把收藏夹里那些“内幕消息网”全删了。
第三步:亲自跑现场
上周三心一横,直奔它成都厂区蹲点。保安跟防贼似的盯着,我蹲马路牙子上数进出货车。从清早到日头西斜,统共就开出来五辆半挂车,其中三辆还是送桶装水的。倒是隔壁物流园的车队排成了长龙。
逮住个溜出来抽烟的工友递根烟,他嘬着烟头叹气:“前年扩了三条生产线,现在两条闲着吃灰。” 问及工资,他掰着指头算:“今年裁了三拨人,留着的奖金也砍半。”
剥开壳子看真相
折腾半个多月总算有点眉目:
- 宣传使劲过猛:广告词喊得震天响,账上现金却连年瘦身,去年还偷偷抵押厂房贷款
- 技术卡脖子:嘴上喊国产替代,可关键材料八成靠进口,断供就得停摆
- 分红画大饼:年报里承诺高分红,转头就发公告说改投新项目
昨儿把总结发给撸串的老友,他看完直接发了60秒语音骂街——原来他听信“专家分析”重仓被套。今天他工位空了,听说直接递辞职信回家炒股东。
要我说,这公司就跟包装过度的月饼盒似的,拆开华丽包装,里头就俩豆沙馅。真正的好企业,哪有功夫天天敲锣打鼓喊口号? 反正我抽屉里那点闲钱,是绝不往这坑里扔的,留着给娃买奶粉多踏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