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理电脑硬盘时候发现个事儿,那些购物记录、运动手环数据,不知不觉堆了好几十G,删都舍不得删。正好后台有粉丝问大数据是啥玩意儿,干脆掏出来琢磨琢磨。
一、我咋跟大数据较上劲的
早上开电脑准备写稿子,结果风扇嗡嗡狂转。打开任务管理器一看,好家伙!微信聊天记录吃了3个G,浏览器缓存塞爆8个G,连淘宝推荐都占着1G多内存。气得我直接清缓存,结果手滑把收藏夹里攒了两年的行业报告模板全删了。
立马翻了七八份资料,发现核心就两句话:
- 把千万条零碎信息当毛线团子
- 用特殊工具织成能穿的毛衣
二、真刀真枪试了三个场景
下午拿自己开了个刀,用表格拉去年所有网购记录:
① 购物推荐实战把十二月买的暖宝宝、羽绒服和电火锅标黄,等今年刚入秋,淘宝果然在首页怼给我同款加厚保暖内衣。手动翻了二十多页找新款卫衣,隔天推荐栏突然冒出三家卫衣店铺——算法比我妈还操心我穿秋裤。
戴着运动手环跑了三天步,把心率睡眠数据导进健康APP。第三天弹预警说"深度睡眠减少40%",当晚强迫自己十点躺平,结果第二天写稿效率飙升。难怪那些健身APP动不动要绑定手环,数据串起来真能算命。
③ 模拟疫情追踪拿小区业主群演练:假设隔壁楼老王确诊,把他三天内的快递柜取件记录、电梯监控时段、超市支付时间做成Excel表。物业按这个表通知接触者,比挨家敲门快三倍。表里标红的12户中,真有七户在群里喊没收到菜——这要是真防疫能救命。
三、血泪换来的认知
折腾完硬盘又少了10G空间,但有三件事儿彻底通了:
- 所谓大数据就是让电子脚印变成路标
- 小到抖音猜你喜欢,大到疫情防控,本质都是在海量碎片里捡钥匙
- 普通人别怕被采集数据,你越用手机,手机越懂怎么伺候你
对着满屏表格发愁时,电脑弹窗提醒:"检测到重复文件可清理"。你看,连机器都知道——垃圾堆里也能炼黄金,关键得找对筛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