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翻财经新闻的时候,看到好几个标题都在吹“两融余额破万亿,大牛市要来”,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我这心里就犯嘀咕了,老听人说借钱炒股的人多了就是牛市信号,这玩意儿到底靠谱不?得,较真劲儿上来了,今天非得自己扒拉扒拉数据看个究竟。
第一步:找数据,这活儿比想象中费劲
说干就干,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去两大交易所官网找官方数据。结果?上海证券交易所那个找数据的入口,我点了半天,愣是像进了迷宫一样,转悠半天也没找到个清楚明白的融资融券余额数据,给爷整懵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好点,找是找到了入口,但那个下载格式,打开像天书似的,看得我眼冒金星。
没办法,只能找曲线救国的路子。我记着一些靠谱的大财经门户每天会更新这个数。结果连着刷了新浪财经、东方财富几个地方,发现他们给出来的“最新两融余额”,数据源都对不上!同一个日期的数能差出十几亿来,这让我用哪个?只好挑了个更新历史记录比较全的平台,从2020年初到现在的数都导了出来,真是吐血整理。
第二步:拉曲线,比对大盘走势
数据好不容易有了,接下来就是对比。我打开了股票软件,把同一时间段的上证指数K线图调出来。左手是借钱炒股的总金额(就是那个两融余额),右手是大盘涨跌的线。我把这两条线放在一块屏幕上,眯着眼开始来回瞅。
我原本以为能看到啥?以为会看到两条线肩并肩往上冲,就是那种余额涨、指数也涨,大家笑嘻嘻的美好景象。结果这一比对,当场傻眼。
- 好几段特别明显的:大盘指数哐哐哐往下跌,绿油油的一片,结果借钱那个数?它还在往上冲!比如去年二季度大跌那段,余额硬是撑在高位好久才下来,这明显是有人在高位借钱冲进去被埋了。
- 还有大盘在低位磨磨蹭蹭,看着半死不活的样子,那个借钱余额也死气沉沉。这时候也没人说它是熊市信号?到了突然猛涨的时候,余额才像睡醒一样跟着往上冲,这不就是典型的“追涨杀跌”嘛
- 最讽刺的是,很多时候大盘冲高快见顶了,借钱余额也像打了鸡血一样,涨得比股价还猛。等哗一下跌下来,那些借钱冲进去的,想跑都跑不快,成了最好的“接盘侠”。
第三步:结论打脸,别太当“信号”用
鼓捣了一上午,对着屏幕上的两条线画来画去,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把两融余额当牛市的风向标,纯粹是刻舟求剑,自己骗自己玩!
这玩意儿显示的是结果,是热度。市场涨疯了,人心里痒痒了,借钱炒股的人自然就多了,所以余额会蹭蹭往上跑。它涨起来的时候,可能市场已经烧得挺旺了。反过来,等市场真的开始跌的时候,很多借钱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或者觉得是“短暂回调”,余额一时半会儿降不下去。等到余额开始哗哗往下掉,往往该跑的都已经套死了。说白了,这更像是“温度计”,而且是滞后好几步那种,你指着它预测明天会不会热,那不是搞笑吗?
记一笔,教训
这回折腾算是给我自己提了个大醒。财经圈里满天飞的“历史数据证明”、“XX指标预示”,水分真是大。有些说法传着传着就成了真理,比如这个“两融破万亿=牛市来”,听着很唬人,但真拿显微镜一看,满地都是反例。以后再看到类似的说法,真不能只听别人嘴巴动,自己得有点怀疑精神,有本事就把数据翻出来看看。
对了,刚关上电脑,楼下给我打电话说有个客户经理,上来就给我推荐,“哥!现在两融余额创新高了,赶紧加杠杆,行情刚启动!”。我听着直接乐了,回了句:“兄弟,你这信号……好像有点延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