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短视频看到个卤鸭脖吃播,满屏红油看得我直咽口水。突然想起去年超市买过的"劲仔小鱼",包装袋背面印着"华文食品"四个小字,顺手就翻出股票软件查了下代码。
一、先当回会计
摸进公司官网扒财报,手指在屏幕上划拉了半小时。去年赚了1.5个亿,比前年涨了18%,倒是鸭脖子贡献了六成收入。翻到负债栏时顿了顿——五个亿短期借款明晃晃挂着,比现金储备还高出两截,利息支出蹭蹭涨。我这眉头还没松开,又注意到他们刚投了八千万建新厂,机器折旧费估计明年还得涨。
- 营收涨势还行
- 借款利息吃利润
- 新厂成本刚起步
二、蹲点超市实录
周六特意拉着老婆逛永辉,零食柜前蹲了二十分钟。发现劲仔小鱼摆在第三排货架,盐津铺子的肉脯在黄金位置。正好有个理货员补货,随口问:"这小鱼卖得动不?"小哥摇头:"现在年轻人都买蛋白棒喽。" 顺手拍了下价签——五年前卖2块,现在涨到3.5元。
出门拐进隔壁便利店更绝,冰柜里良品铺子鸭脖占两层,华文的就两包挤在角落,塑料包装上都结霜雾了。
三、同行擂台赛
回家打开三个炒股软件比数据。盐津铺子去年研发费甩出八千万,华文才两千万出头;绝味鸭脖全国上万家门店,华文全靠经销商铺货。最扎心的是毛利率——人家三只松鼠坚果卖40%毛利,小鱼干拼死拼活才31%。
半夜两点还在翻券商研报,发现去年六月有机构喊"增持",结果十二月悄悄改成了"中性"。点开评论区更热闹,有散户骂:"说好的预制菜风口,我8块本钱套三年了!"
四、算完账本后的决定
周一开盘盯着分时图,股价在6块2毛上下浮动。掏出手机算了笔账:按现在盈利水平,要七年才能回本,比存银行多赚两斤排骨钱。想到超市那积灰的货架,还有同行花哨的新品包装,手指在交易界面悬了十分钟,最终关了软件点外卖——啃着绝味的麻辣鸭翅,给自选股点了根蜡烛。
昨儿买菜倒是新发现:老婆在生鲜区捡了包华文新出的虎皮凤爪,标价牌写着"第二件半价"。这倒是比小鱼干有点意思,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啃出个未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