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闲得无聊,就开始琢磨万业企业到底好赚钱不?这问题烦了我好久,心里痒痒的,我就决定亲自出手去调查一下。不是吹牛,我直接撸袖子干起来,先从身边人入手,挨个打电话问认识的老板朋友,又跑去小店蹲点观察,折腾了俩礼拜,累得跟条狗似的,但总算摸到点门道。
第一个案例:街头巷尾的小吃摊
我寻思着,小吃摊最接地气,能看出点真实状态。我先找了老家小区的老王,这哥们开了个小摊卖油条豆浆。我还以为他赚翻了,天天排队。结果我早起5点去蹲守,帮老王捣鼓炸油条。半天下来,发现全是鸡毛蒜皮。油条一条卖1块5,成本就占1块,刨去煤气费、摊租、人力,老王算账时直骂娘:“赚个屁!一天能净赚80块都烧高香了。”更逗的是,城管隔三岔五来赶人,老王还得塞烟塞钱搞关系,不然摊位都保不住。我数了数账本,真就勉强糊口,根本谈不上发财。
第二个案例:大学城附近的奶茶店
我盯上个小姑娘的奶茶店,她说开店三年了,看起来风生水起。我蹭过去打工两天,帮忙做奶茶打下手。小姑娘挺实在,直接给我看后台数据:一杯奶茶标价10块,但原料贵得要死,水果、奶精、杯子啥的,成本就8块出头。旺季学生多时还行,能日赚几百。淡季?门可罗雀,一天只卖二十杯。小姑娘唉声叹气:“房租每月7000多,水电杂费一扣,月底倒贴。”更气人的是,竞争太激烈了,同街开了五家店,她降了价也抢不到客。折腾几天下来,我算明白了,表面光鲜,实际白忙活。
第三个案例:朋友圈里的电商微商
我翻朋友圈,盯上个搞电商的小伙,他天天炫豪车包包,说月入十万。我厚脸皮加微信聊,他倒不藏私,告诉我操作套路:先从淘宝低价进货T恤,转手加价30%在朋友圈卖。我跟他干了一单,结果客户嚷嚷质量差,退货率一半多。小伙偷偷诉苦:“刷单好评都花小一万了,平台抽水20%,实际到手就几千块。”更有趣的是,他囤货压资金,仓库费蹭蹭涨。回头他老婆骂咧咧说负债一堆。这活计,看着高大上,背地里全是坑。
走完这三个摊子,我心凉半截。万业企业想好赚钱?纯属扯淡。不是没赚头,但门槛低、竞争大、杂费多,小老板们都玩得焦头烂额。我自己倒省事了,以后少做梦,踏实干本行得了。反正总结一句话:真不靠谱,普通人别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