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跟大伙唠唠我亲身踩过的国企改革大坑!上个月单位突然说要搞什么试点改革,看着红头文件写得特漂亮,咱就热血沸腾报了名。结果这一脚踩进去,好家伙,差点没把自己埋了。
一、以为走流程就完事儿?太天真!
第一天拿到改革方案,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我心想这不简单嘛按章办事不就行了?第一坑就在这儿等着!材料交上去三天没动静,打电话问说"缺个公章",补了公章又说"要分管领导手写意见",等领导签完字居然告诉我"电子版和纸质版序号对不上"... 来来回回折腾半个月,光打印纸都耗了三包。原来他们内部流程压根没跟方案同步更新!
二、人情债比规章制度狠多了
好容易进了实操阶段,刚把仓库老设备贴完封条,第二天就傻眼了。隔壁科室老王直接带人把封条撕了:"小张,这台切割机我们上月刚修好的!"还没等我翻制度手册,副厂长电话就过来了:"设备调剂要灵活处理嘛"。更绝的是第三周查考勤,改革小组里俩老同志天天准时"外出调研",后来才知道是躲棋牌室喝茶去了——人家工龄比我爹都长,谁敢记旷工?
三、钱袋子漏得跟筛子似的
最吐血的是预算环节。财务拍胸脯说"200万专项资金够够的",结果:
- 翻新会议室吊顶超标18万(说好的简装?)
- 系统升级临时加购"安全模块"又多35万
- 请咨询专家按小时计费,光茶水费账单能买台空调
干到半道眼看要断粮,领导轻飘飘来句:"先垫着嘛明年补上"。我垫?把我卖了也填不上这窟窿!
折腾三个月才搞明白的保命法则
现在摸着良心说几条干货:
- 见红头文件先找经办人喝顿酒(别嫌俗,酒桌上套出来的"隐形流程"比文件重要十倍)
- 动设备前给每个相关科室塞包烟(不是贿赂!是给老大哥们留面子)
- 涉及钱款必须拿到一把手亲笔签字的预算确认单(录音都不好使!)
上礼拜碰到财务科小姑娘蹲楼道哭,一问才知去年改革垫付的六万块还没报销。您猜怎么着?经手领导调走了!
这仨月把我二十多年攒的人情全用光了,体重掉了八斤,白头发一抓一把。但神奇的是,现在去各科室串门居然都喊我"张老师"——合着这顿折腾最大的收获,是让那帮老油条觉得"这小子挺虎但能处"?行,也算值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