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阵子琢磨投资,总觉得得找点靠谱的股票研究研究。上周刷手机时,看到朋友圈有人在聊浙大网新股票,标题就是《浙大网新股票股价目标价多少?机构最新评级抢先看!》。我心想这不正好是我的菜吗?平常我就爱扒拉这些金融信息,分享点实践记录。
为啥盯上这股票
我一开始纯粹是瞎琢磨。那天晚上加班到九点多,肚子饿得咕咕叫,边吃泡面边刷微博。突然刷到一个财经大V说浙大网新最近挺火的,目标价预测得挺高。我记下了这名字,翻箱倒柜找出我的旧笔记本,上面记着以前买过的股票,结果发现这公司名字眼熟。去年我买过点他们的票,赚了小几百块。这回又撞上机构评级更新的消息,我赶紧开了电脑,准备好好扒一扒。
开始动手找材料
第二天一早,我就坐沙发上开始捣鼓。手机用不了专业工具,我只能靠浏览器乱点。我记得以前存过些金融网站书签,但一打开全是英文,看着头疼。干脆换策略,打开新闻APP搜“浙大网新评级”。手指头刷刷刷翻页,真跳出来一堆文章。有些写得糊里糊涂,只看标题就划过了;有些靠谱的,点进去慢慢读。花了半个多小时,我总结出了关键点:
- 机构给的目标价大部分在20块左右,有家厉害的预测能涨到25块。
- 评级更新了,好多叫“买入”或“持有”,意思就是可以试试水。
- 最新的报告提到,他们搞啥IT技术业务挺活跃,增长前景不错。
但网上信息乱七八糟的,同一家机构名字反复出现,我只好打印几页出来当参考。
自己动手分析一把
材料找齐了,我就铺开在餐桌上,拿支笔圈圈画画。我对着打印的页面一字一字读,比较着不同机构的说法。发现有家机构给的价高,另一家压得低,我琢磨着“这差价咋这么大?”翻来覆去查新闻历史,原来今年初出过政策利所以新评级冲得高。但我也得有自己的判断?我开始回忆去年卖这股票的经历,当时我就嫌它涨得慢,现在看机构吹得天花乱坠,我感觉目标价可能虚高点。20块上下稳妥点,风险不高。
写出来分享
分析完,我直接开Word档敲字。打字打得手麻,想着不能光自己懂,得写成博客分享。结构要顺溜点:开头说为啥关注,中间按查资料的过程写,结尾加我自己的看法。折腾两小时,搞定了实践记录。发到博客上,没几分钟就有老铁留言问我“目标价靠谱不?”。我回复说“机构吹到25,我信20就够了”。干这些活儿最烦的是信息堆堆绕绕,但耐心点挖,还是能拼出个全貌来。
整个过程挺累人的,但从决定研究到分享出去,一步一脚印,累归累值了。下次再折腾别的股票,我得学乖点,别只顾泡面充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