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得从我转钱那天说起
去年年终奖发下来,琢磨着买点基金试试水。手机戳开银河证券的app,哗一下,几万块就转过去了。刚点完确认,心里咯噔一下:这钱放他们那儿,到底稳不稳当?就跟把现金交给街边陌生人似的,越想越不踏实。饭都吃得不香了,赶紧丢下筷子开电脑查。
较上劲了,非要弄明白
我这人轴,不搞清楚睡不着觉。先满世界搜“银河证券 安全”,蹦出来一堆官方说法,什么“稳健经营”,看着挺虚。不行,得挖点实在的。翻来覆去扒拉,总算摸到点门道,据说他们搞了个“五层防护”,听着跟洋葱似的,一层裹一层。
- 第一层“银行管钱”:这个容易懂!我转进去的钱,根本不在银河证券自己口袋里,全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这些大爷那儿锁着。他们就相当于个记账先生,动不了我的真金白银。这层最让我心里石头落了一半——钱在银行,总比放证券公司踏实?
- 第二层“数据裹盔甲”:点进app,输账号密码的时候,地址栏前面是不是有个小锁头?对,就是那玩意儿。查了才明白,这叫加密,我在手机上点点划划的信息,传过去全变成“火星文”,黑客截了也看不懂。那天特意盯着营业部前台电脑的屏幕,看工作人员操作,确实每一步操作都有加密提示。
- 第三层“账户上把锁”:除了登录密码,还有那串六位数的资金密码,想动钱?两道门栓!我在家试了一下,光知道登录密码,想偷偷把基金卖了转钱出去?没门!系统立马弹窗要资金密码。这就安心多了,感觉自己账户跟防盗门似的装了两道。
- 第四层“身份对暗号”:登录app或者干点敏感操作(比如修改密码),突然弹出来要输手机短信验证码。后来有一次我用新手机登录,它还让我刷脸!硬邦邦的密码可能被偷,可总不能把我这脸也偷走?当时觉得这招挺绝,跟电影里对暗号似的。
- 第五层“钱罐子看门狗”:这个是我最没想到的,原来我们每个人在券商那儿的钱,都在一个叫客户资金存管系统的大池子里统一管着,国家证监会那边天天盯梢记账,一分钱对不上就能报警。这相当于钱罐子外面还坐着个带红袖章的保安!
折腾半天,心里有谱了
把这五层防护拆开揉碎看了一遍,感觉就像剥洋葱,剥一层踏实一层。尤其是看到钱在银行、国家还派人盯着账本,那个劲儿才算真正过去。什么倒闭、挪用的风险,在这几层裹法下面,基本没缝可钻。 上礼拜二还特意跑了一趟营业厅,正好撞见有客户嚷嚷密码忘了转不出钱,那急得跳脚的样子让我心里更踏实——这说明说明机制是真干活儿!
现在看账户里那点儿基金绿油油一片也懒得慌了。安全的事儿搞清楚了,心里透亮,剩下的,交给市场蹦跶去! 昨天发了工资,又往里头怼了五千块,这回连咯噔都没咯噔一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