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87股票行情,如何看待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100?
这是券商一哥中信证券通过并购再下一城1、中信证券的一哥之路,也是其并购之路
中信证券曾经先后将万通证券、金通证券、里昂证券通过并购收入麾下,曾经还谋划并购广发证券,最后未果,这次并购同属广东的广州证券,也是意味深长。
中信证券以4800多亿的总资产排名券商第一大位置,头部券商的做大也是国家战略支持的,通过横向并购中小券商无疑是最合适和快捷的一条路,业务完全吻合,能够增强核心业务竞争力。
广州证券立足广东省会城市,辐射整个粤港澳经济圈,还拥有众多广东知名企业的股东背景和资源,收购广州证券,中信证券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深耕粤港澳经济圈。
那么广州证券的控股股东又为什么愿意了,广州证券总资产403亿元排名38位,2018年净利润亏损3000万,通过正常上市IPO实现资本化之路是遥遥无期了,所以对广州证券的控股股东越秀金控来讲,通过和中信证券并购的方式实现获得上市公司中信证券的股份,实现持有广州证券股权的证券化也是再好不过了。
2、交易结构这是双方都是双赢的事情,交易结构为:中信证券通过向广州证券的股东发行股份,用以支付对广州证券股权的对价,而广州证券成为中信证券的全资子公司,而越秀金控直接持有中信证券的股份,成为中信证券的股东,交易结构如下:
具体交易价格和架构还有待双方停牌后的设计。
3、为这一刻,广州证券的控股股东已经谋划多时了两个月前,广州证券的股东还有7个,越秀金控持股持有67.235%的股份。
就在两个月前,越秀金控才通过发行股份和现金支付的方式从另外6位股东手里获得了广州证券的剩余32.765%的股份,成为广州证券100%的控股股东。
4、中信证券和越秀金控公告24日晚上市公司越秀金控(000987)发布公告,公司和中信证券签署意向性协议,中信证券将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合并重组其全资子公司广州证券100%股权,并申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中信证券(600030)也同时发布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公告:
专注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股权设计和激励,业余爱好搏击欢迎点赞、关注咨询合作请私信为什么很多股票大利好却大跌?
在我们日常的股票投资中,经常看见媒体有这样的报道:五大利空来袭,沪深两市放量下跌,中阴报收。逻辑上分析就是,因为有利空或者利多,所以股票或者大盘才会下跌或者上涨。实际上,这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报道,利空和利多的确会对市场或者个股涨跌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绝非如此简单的因为所以。
如果是,那么由大学数学系教授来教授投资学岂不比经济学家教授更好?
何为利空?何为利好?说到利空消息、利好消息,咱就不得不解释一下消息。
1、消息的解释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消息一词的解释是:
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很显然消息一词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就是用文字、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记录手段描述一件事实,是一种客观的状态或者已经发生的事实。
人类解读这些消息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这才出现了利好消息,利空消息。
比如: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市场参与者就会自然的解释为流动性宽松,推升资产价格,利好股市。
2、消息利好利空因人而异
消息具有两面性。同一条消息,对某些人而言是利好,但是对另一些人而言,可就不那么美好。
比如:疫情影响下,每日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对于悲观的人而言,经济会遭受承重打击,前景黯淡,但是对于乐观而言,这未尝不是一次机会。
再比如同样是上面的例子:对餐饮旅游行业属于重大利空,但是对于医药医疗行业确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同时解读消息的人能力差异极大,同一消息也会呈现不同的反馈,进而投资者在决策行动时甚至呈现完全相反的结果。
概况而言:消息本没有利空利好,只是由于投资者在解读消息时,添加了自我的认知和理解才成为了利好和利空,但这不见得就是事实真相。
股票为什么涨跌?前门咱们简单剖析了一下消息一词,知晓了消息的分为利好和利空,但这不是股票涨跌的充分条件,甚至必要条件都有可能算不上。
股票的涨跌一个精密复杂的系统,且不能用自然科学那套逻辑来进行分析,甚至可以理解将市场理解成是混沌的,所以才有那句脍炙人口的:投资是一门艺术。
比如:数学中的1+1=2,这是真理,但在股市投资中,这不见得是正确。一条利好消息加上一条利好消息,有可能市场照样跌的稀里哗啦,连续叠加10条消息,市场可能也不会上涨,但是也可能当出现第十一条消息时,市场会产生裂变,产生暴涨行情。
换言之,在股票投资中,影响市场或者个股上涨下跌的因子是没有办法定量计算的,这的依靠投资者的经验,甚至是直觉来判断。
所以,投资界才会出现一个逆向投资流派。
归纳来说,股票的涨跌,主要是由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市场的风险偏好,整个经济体发展是否健康,阶段性政策扶持,上市公司短期中长期战略,年报季报以及管理层的一言一行等等,这些因素综合叠加发酵,最后才带来上市公司或者大盘的涨跌。
为什么很多股票大利好却大跌?当股票出现利好消息,但是股价不涨反跌,结合溯源15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大致是因为下面这些原因。
1、主力出货
股市投资,参与者的资讯来源不尽相同,每个投资者的资讯、消息优势各不相同。总体而言,散户投资者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而一些机构投资者,或者事实公司消息、资讯的相关人士,他们会在第一时间知晓内幕,会提前于大多数投资者买入,当消息公布时,也是他们出货离场之时。这点在A股市场简直遍地都是案例。
比如: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一篇研报,在牛市中价值两个涨停板,这个分析师的家人很明显会知晓该分析师去那里出差,调研某某上市公司,结果你们都知道,细节我不描述。当时分析师研报出炉,摇旗呐喊之时,很可能的某些相关机构出货之时。
2、利好兑现,消化前期巨大涨幅
我们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很多时间都能发现,很多个股无缘无故就涨停,且接连拉升。而且上市公司也会不痛不痒的发布公告:我们没有什么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股价连续上涨和公司基本面无关,请注意风险。
散户投资者只看见了一个事实,就是股价上涨,至于为什么上涨,一脸懵逼,这时散户投资者通常都会被连续的上涨勾引,从而买入,当然这时市场上也开始谣传该股票的利好消息,朦朦胧胧,散户期待万分。
当股价高位之时,上市公司的正式公告就姗姗来迟,这时散户处于疯狂状态,经过前面的预热,他们已经失去了理智,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疯狂买入,但是机构投资者却开始卖出。
换言之,利好消息早就反应在股价上了,只是上市公司没有正式发文而已。
3、利好利空要对比起来看
有些消息,投资者要对比起来,不要就文字表面信息而做出投资决策。
比如:近期公布一季报的养猪大户正邦科技,预计2020年1月至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5,000 万元–100,000万元,年报显示2019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亿元-18亿元,同比增长7.27倍-8.31倍。
看到这样的公告,第一反应是:这绝对是实打实的利好。
但是股价不涨反而跌停。究其原因,一是上年度亏损,2019年业绩大增之后,其动态PE仍旧高达740倍。另外市场预期下班猪肉价格回落。
4、消息利好还是利空界线模糊,主力吸货
很多时间,一则中性的消息,对于深度研究的机构而言,很可能是利好,但是对散户而言择是利空,这种情况下,主力资金故意打压吸筹。
比如:再融资在2月修改之后,有270+家公司发布了定增公告。对散户而言,认为只要是定增就是圈钱,就是利空,但是对机构而言,他们会详细研究定增项目,随后如果认为项目未来前景看好,则会借机打压吸筹。
总之,消息利好还是利空,要综合分析,正反两方面都要尽量考虑,从而决策才会更接近事实真相。
散户投资者的正确做法对于散户投资者,由于消息面的不对称,我不建议其根据消息面来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还是应该聚焦个股的基本面,老老实实的价值投资,和上市公司一起成长,分享其价值增长带来的盈利。
1、确定自己的投资理念,以价值为主,尽量远离所谓的利好利空消息。
2、客观分析消息面的正反面,一则消息第一反应是利好时,一定要冷静想想,这条消息的反面是什么。
3、以中长期投资为主,有点耐心,不要想着天天涨停板,急躁往往适得其反。
4、尽可能多的收集与消息面有关的消息,综合分析,不要直线因为所以直线思维。
5、股票投资,唯一的确定就是不确定,所以要注意仓位管理,一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总之,在股票投资中,面对消息时一定要理性客观,独立思考。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