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天然气价格,天然气门站价格是什么意思?
天然气门站价格为国产陆上或进口管道天然气的供应商与下游购买方(包括省内天然气管道经营企业、城镇管道天然气经营企业、直供用户等)在天然气所有权交接点的价格。
现行门站价格由天然气出厂(或首站)实际结算价格(含13%增值税)和管道运输价格组成。
其中,管道运输价格适用于3%营业税的,按照保持用户购进成本不变的原则,将管道运输价格统一折算成含13%增值税的价格,即:含13%增值税的管道运输价格=1.057×含3%营业税的管道运输价格。
天然气超过多少立方贵?
第一档:居民用户年用气量300立方米及以下的,销售价格为2.45元/立方米。第二档:居民用户年用气量300立方米以上、600立方米及以下部分,销售价格在基准价格基础上上浮15%,即2.81元/立方米。第三档:居民用户年用气量600立方米以上部分,销售价格在基准价格基础上上浮40%,即3.43元/立方米。
2022天然气价格还会高吗?
在经历了18个月从历史低点到历史高点的波动之后,全球天然气价格将再次出现波动。随着亚洲和欧洲在经历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后库存枯竭,今年夏天天然气需求开始反弹,价格在秋季飙升至历史新高。巨星财富表示,这迫使欧洲的天然气密集型行业,如炼钢、化肥和氨生产,缩减运营,以减少创纪录的高投入成本。
尽管由于冬季天气变暖的预测,亨利枢纽的美国天然气价格最近几天暴跌,周一早些时候跌至每百万英热单位4美元以下,但欧洲和亚洲的价格很高,将取决于冬季这些地区的情况,以及俄罗斯在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欧洲正进入冬季,天然气库存处于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最近几周的一些寒流已经提振了供暖和发电需求,导致欧洲和英国天然气批发中心的价格上涨。巨星财富表示,欧洲的储气库目前已满70%,而过去10年平均为85%。
与此同时,来自俄罗斯的额外天然气流量尚未实现,而NordStream2距离商业运营至少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不太可能帮助欧洲今年冬季的天然气储存水平。在亚洲,今年需求强劲反弹,使现货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在几周前创下历史新高。贸易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上周1月交货的现货液化天然气价格本周下跌1.50美元至34.6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尽管有所下降,但价格仍与2021年1月创下的去年冬季的记录一样高。
意大利天然气价格暴涨超770?
怎一个“惨”字了得,随着意大利天然气价格暴涨,意大利面都要煮不熟了,带来的负面还包括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陷入经营亏损、收入减少、失业率增加等等。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这个月11日发布了月度经济走势报告,报告中提到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已对企业经营构成了重大风险,比如根据数据,相较于2019年,柴油涨36%、汽油涨20%、电价涨131.5%,但这还都不算什么,因为天然气价格暴涨了776%。
暴涨776%还只是批发价格,终端零售价的暴涨比例更高,财政不得不弥补中间差距,这又进一步推高了意大利的负债率,目前负债已经超过了欧盟设立的3%上限。
尽管自2021年起在面对能源价格上涨的时候,财政启动了数轮能源价格补贴和对相关企业减税等优惠措施,然而面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持续暴涨,单靠财政补贴显然苍白无力:
据预测,8.2%的企业将陷入经营亏损,涉及企业35.5万家、涉及员工34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近6%。
天然气价格的暴涨不仅体现在企业经营风险上,在居民生活和取暖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当其冲的就是随着能源价格暴涨,食品价格也大幅上涨了,预计2022年平均通胀率将达8.5%,这个数值甚至比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还要高。
另外,意大利居民生活和取暖也普遍依赖天然气,随着天然气终端零售价的暴涨,普通家庭的天然气账单金额将较往年增长70%至80%,这还是建立在节约用气的基础之上的。此前曾流传着把意大利面煮到半熟,然后关火用余温加热至全熟的段子,虽是调侃,但也反映出了居民的无奈。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对高价天然气的使用,很多家庭已经开始回归传统的燃木取暖方式,木材需求较往年高涨了不少,专门用作燃料的木材砍伐量约为往年的2.5倍。为了过一个暖冬、为了降低天然气账单,聪明的意大利居民可谓穷尽了一切办法。
不仅是居民在减少用气量,7月份欧盟委员会的一项提案中,为了解决整个欧盟面临的天然气短缺的问题,建议各成员国将用气量减少15%,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万般无奈之下,意大利自10月份起调低了公共建筑内的供暖温度,同时每天中断供暖1小时……这些仅仅都是为了减少30亿-60亿m³的用气量。
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暴涨的负面影响效应太大了,这也直观地反应在宏观经济层面,比如7月份的时候意央行还预测2023年经济能实现1.3%的增长,而昨天央行重新评估,下调至0.3%,甚至强调如果出现能源断供或贸易停滞,不排除负增长1.5%的可能性。
意大利如今所面临的天然气价格暴涨等一系列问题怨不得别人,只能归咎于跟风制裁:处在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能源资源匮乏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巨大劣势,95%的天然气消耗都要依赖于进口。
然而尽管是全欧对进口能源依赖性最强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天然气的供应也一直跟得上,这得益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供给,通过中转乌克兰的“兄弟”管道,来自俄罗斯方向的天然气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意大利、捷克、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意大利根本就不会出现缺气的情况。
俄乌冲突前,意大利40%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而且在管道输气的基础上,价格低廉。
但是自从冲突之后,情况则发生了变化,欧盟已经实施或者宣布了对俄总计8轮的制裁措施,其中就包括意大利及整个欧洲都赖以生存的能源,煤炭禁令、石油禁运等这一切都用上了。而意大利作为欧盟国家,一是为了步调上要保持与欧盟的一致,二也是为了获得来自欧盟的疫情纾困补贴和债务援助,不得不在对俄制裁法案上签字。
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对俄的能源制裁政策,叠加俄罗斯刻意削减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作为反制裁回应,欧洲各国在过去陷入了天然气危机,价格也随之整体暴涨了三四倍:
虽然自俄罗斯主动削减对欧供气量以后,特别是北溪管道遭到破坏而不得不停止供气以来,尽管意大利等国在积极寻求天然气替代进口国,但来自于美国等方向的天然气,是用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进口而来的,其价格无疑会水涨船高。
尽管价格暴涨,好像也没有其他弥补天然气存储亏空的更好办法,欧洲不得不吞下天然气价格暴涨的苦果。
俄罗斯方面已经释放了善意,有意继续履行对欧供气合同,但是“球”在欧盟那一边:其实无论是欧盟跟在美国屁股对俄进行能源制裁,还是北溪两条天然气输气管道被炸,明眼人都知道受益者是谁。自从来自俄罗斯方向上的天然气输气量减少之后,来自美国方向的天然气进口量和价格同步提高,一条LNG运输船一趟美欧之行就能攫取1亿美元的利润,美国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的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天然气价格上涨对其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方面的影响,更是忌惮俄长期断供天然气后可能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不排除经济衰退概率进一步加大的可能性。
然而,制裁还在继续,就在9月末,欧盟对俄实施了第8轮制裁,依然没有“握手言和”的意思。不过,俄罗斯却以德报怨,充分释放了善意:
就在13日这天的能源周活动上,普京先是谴责了北溪管道被破坏导致对欧廉价能源输送受阻,同时相当于切断了俄欧之间的联系,而个别国家则从中渔利,个别国家的破坏行动使得世界经济和能源进一步加剧了危机。
随后,普京释放了极大的善意,强调“修复北溪管道是可能的”,俄仍然准备履行对欧能源输送合同,已经准备好在秋冬季节为欧洲输送更多的天然气,而价格则只是目前市场价格的1/3/、1/4。
无疑,俄罗斯方面已经释放了善意,有意不让欧洲过一个寒冬。但是,恢复供气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北溪管道必须在安全得以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运行,如此才有意义。
话里话外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可以恢复供气,价格也是长期协议价格,欧洲会因此从中受益,但是北溪管道被破坏这件事不能再次发生了,欧洲天然气进口国应当充分保障北溪管道的安全!
显然,“球”已经被踢到了欧洲这边,至于欧洲是继续对俄能源制裁而饱受天然气价格暴涨,还是坐下来谈,这就取决于欧洲的态度了。
其实不仅是意大利,整个欧洲长期以来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否则也不会花费巨资修建北溪1号和2号。
如今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对欧洲各国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扰和问题,真正想要解决也很简单,坐下来谈就可以了,但是欧洲却在跟随美国对俄制裁的路上越走越远,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毕竟这是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居民生活用气价格?
居民用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由现行2.55元/方调整到2.93元/方(为居民用气第一档价格)。
完善居民用天然气阶梯价格制度。廊坊市行政区域内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用气一律实行阶梯价格制度。以家庭用户年购气量(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为计价周期,气量阶梯分为三档,超额累进加价;居民用气第二档价格按照与第一档价格保持1.2倍比价执行,居民用气第三档价格按照与第一档价格保持1.5倍比价执行。低收入群体用气价格执行居民用气第一档价格。
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养老福利机构、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非经营公益服务设施、家政服务业在社区设置的服务网点、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执行居民气价的非居民用户(范围以国家和省政策规定为准),其生活用气价格(不包括集中供热用气)按照居民一般生活用气第一档和第二档气价的加权平均价格执行(本方案为居民用气第一档价格的1.12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