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医疗股吧,妖股九安医疗两个月涨8倍?
妖股九安医疗两个月涨8倍,又现在又是三个涨停,已经10倍多啦。
为么?是时也,运也,占具了天时地利人和,怎么能不成就10倍牛股,大妖王。世界新冠疫情好像只有中国有这么大的管控力度,才使得国泰民安,再看美国等国家为了所谓的民主自由,致使新冠疫情不断传播恶化。美国更是新冠疫情大爆发,现在迫切需要居室进行新冠疫情检测。已经有多个州和九安医疗旗下的子公司签订了大批订单合同。
就是这么牛🐮。按我头条文章的分析的分析下一个10倍大牛股将可能是新冠口服特效药的原材料中间体药企,你信吗?
九安医疗为何开盘即大跌?
九安医疗一季度利润即为152亿元,预报的半年报与一季报相比,没有赚钱甚至还有点小亏(与预报下限相比),故受到市场的抛弃!
躺着赚钱的九安医疗到底能火多久?
九安医疗这支妖股后期的故事还有很多。此前九安医疗公司公告称,预计前三季度净利160亿元-163亿元,同比增长31818.29%至32416.76%。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公司的iHealth试剂盒产品在美国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但事实上,九安医疗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海外销售新冠抗原试剂盒。
所以说它的一切都源自海外销售!这个销售额是否能保持主要看海外疫情严重程度了!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九安医疗两个月股价上涨十倍?
答:变种病毒奥密克戎的肆虐,让本来已经趋于平稳的疫情防控形势再起变化,疫情相关概念股也在资本市场有了明显波动。
乘着疫情妖风而起“妖股”中,最“妖”的一只无疑是九安医疗(002432.SZ),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股价飙升11倍,引起了资本市场的瞩目。1月13日、14日,九安医疗连续披露了新冠抗原家用检测盒在美国的销售情况,称自12月起,其美国子公司已经与美国多个买家签订销售合同,累计合同金额达到16.09亿美元(约合102亿人民币)。九安医疗的股价长期稳定在6元左右,直到2021年11月中旬九安医疗披露的了一则“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获得美国应急使用授权”的公告,拨动了九安医疗股价的上涨开关,两个多月股价上涨超过11倍。截至1月14日收盘,九安医疗股价已经涨至75.28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最新市值达到360亿元。最会搭风口的医疗器械股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凭借电子血压计产品积累了第一桶金,并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疫情之前,九安医疗是一家不太引人注目的医疗器械厂商,主营糖尿病管理,并出售额温计、血氧仪、血压计、血糖仪等健康管理类医疗器械。上市之后,九安医疗通过拥抱投资风口催动股价,先后蹭上多个热门概念。2013年可穿戴设备概念大火,九安医疗凭借一款可计步手表,成为了穿戴设备概念股,股价从2012年12月的4元左右,到2015年最高涨至超过43元。其后,九安医疗搭上了小米的顺风车,双方在2014年达成战略合作,旗下智能健康品牌iHealth还获得了小米2500万美元战略投资。九安医疗从此成为小米供应链的成员,小米iHealth智能血压计、温度计等产品也在小米商城上线。不同于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家用医疗器械多属于健康管理类产品,技术壁垒并不高,消费属性更强。市面上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附加值不高。这就导致,九安医疗在2020年之前业绩一直非常平淡。2013年,九安医疗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彼时,九安医疗将之解释为“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管理方向转型”的代价。此后九安医疗成了亏损常客,往往刚刚扭亏,次年就再度亏损,“亏损-盈利-亏损”交替进行多年,直至2020年受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刺激,才保持了连续盈利。事实上,自2013年至2019年,九安医疗扣非净利持续亏损,主要靠出售资产实现扭亏,目的是避免连续亏损导致的披星戴帽。2020年是九安医疗的业绩转折点。疫情助推额温枪等防疫用品在全球销量的增长,当年九安医疗营收首次突破20亿规模,归母净利大增264%,达到2.42亿。随着国内疫情稳定,国外疫情常态化,2021年九安医疗业绩同比下滑。2021年前三季度,九安医疗营收7.9亿,同比下降60.93%;归母净利润为5013万,同比下降超过86%。在此之际,九安医疗给自己想出了新的故事。11月7日,九安医疗发布公告,宣称子公司iHealth的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获得美国应急使用授权,且购买无需处方,可通过美国的电商、药店、商超等渠道进行销售,预计未来可能为公司带来相关销售收入。此后,九安医疗成为疫情概念股,随着美国疫情形势严峻,股价一路飞涨,wind数据显示,60日内涨幅已经达到1114.2%。值得一提的是,九安医疗本轮股价暴涨的时间节点,恰好对应了其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期的行权期。2020年8月,九安医疗发布了一份股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为2021年10月25日,行权价格为11.53元/股,彼时九安医疗收盘价为6.24元。但是经过一轮股价催动,早在2021年11月22日,九安医疗收盘价就已经达到12.06元,超过行权价。2020年的这份股权激励,业绩的考核标准是以2019年营收为基数,对2020年至2023年的营收增长做出要求,其中2020年营收达到12亿元,2021年达到8.5亿即可完成目标。2020年九安医疗营收20.08亿,远超激励目标。2021年前三季度九安医疗营收7.9亿,距离年度营收目标仅有一步之遥。2022年1月,九安医疗发布了更正后的2021年度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对象由上一年的201人增加至353人,同时增加了2024年、2025年的业绩考核目标。但2022年、2023年业绩考核指标跟上一份股权激励一模一样,且同样以2019年营收为基数,但此次的行权价格只有6.49元/股。两次股权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选的基数非常有“技巧”。九安医疗业绩爆发主要依赖疫情带来的需求增长,2020年营收规模增至20亿,基数明显高于以往。而九安医疗两次股权激励选择基准年份均为2019年,就可以避免高基数给未来带来的业绩增长压力,而且在九安医疗的考核标准中并没有盈利指标。除了九安医疗,还有3家国产新冠快速检测试剂产品在美国获批。公开资料显示,九安医疗今年年初产能已经增加至每月2亿人份,东方生物产能约1.5亿人份,艾康生物产能约1亿人份,累计月产能约4.5亿份,与美国市场相比缺口很大,因此有更多的国内玩家盯上这一风口。博拓生物、万泰生物和万孚生物等新冠检测试剂厂商,近期也表示正在申请美国 FDA 的相关认证,以参与瓜分这个百亿美元的市场。随着更多企业的产品获批,九安医疗的市场份额和产品价格均可能受到冲击。值得一提的是,九安医疗1月13日与美国ACC签订的81亿元销售大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1月14日盘后,九安医疗披露了该订单的风险提示:病毒变异、新冠治疗药物推出等可能性均可能导致新冠疫情检测盒需求变化;港口拥堵等运输风险可能造成公司无法按期交货;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个别产品的批次有可能产生质量问题,从而引发退货或召回;国内疫情变化等不可抗因素,可能导致产能及产量下降,无法按期交货;奥密克戎病毒扩散后,九安医疗在互动平台表示,从原理上讲,自家的抗原检测产品可以检测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但根据九安医疗最新回复函,旗下 iHealth试剂盒对于奥密克戎的检测有一定局限性:在 CT 值不高于21.59的情况下,iHealth试剂盒可100%检测出病毒样本;但 CT 值高于21.59的病毒样本无法100%检出。九安医疗实验中共有11个浓度的CT值病毒样本,CT 值不高于21.59的病毒样本只有4个。这意味着,在奥密克戎病毒实际检测中,iHealth试剂盒很难保证正确检测出阳性样本。九安医疗也试图在国内推动自助检测盒业务,但是短期内似乎很难看到效果。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感谢大家的支持。九安医疗是妖股炒作还是价值投资?
感谢邀请。
首先要摆明我的观点:妖股和价值投资,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不是绝对可以分开。就市场上的一些个股的表现看,起初大家都认为是妖,往往是过了一阵,个股消息流出,才发现“原来他不是妖!”九安医疗就是个很好的说明!从六元炒作到三十元,你说它是妖!谁能想到:今天的妖成精了!
再说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价值”。即能给我的投资带来回报!茅台,我1000元买的,它是价值投资。我2900买,叫不叫价值投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其实,所谓的价值投资,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是潜在的!需要你去发现!九安医疗的炒作,是价值发现还是妖股做祟,不同视野的人是有不同看法的。就目前已知的该股的信息(前提不造假下),该股的2022年,在业绩方面应该是中国股市前无古股的佼佼者!我们按全年160亿的净收入算,也是很可观的。加上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该股的在美子公司(这个是非常关键的!许多人忽视了这个重要的条件!这也是九安能打进美国市场,其他厂商进不去的重要原因!)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该般在糖尿病方面的介入。这可是个未来的大市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2022年的努力,九安医疗的现金流将是全中国股市最优的企业之一!
从股市投资最基本的两大参考要素市盈率和市净率看,相对于100元股价的九安医疗,你说是妖股炒作,还是价值投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