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银泰基金净值今天净值查询,现在百货店这个行业总体来说好做吗?
百货商场里面最亮眼的永远是一楼的化妆品和黄金珠宝等。还有美容也越来越多人重视。
毛利率堪比茅台的科创板医美“新贵”昊海生科,成色如何?
89.23元/股、中签率0.0413%——科创板打新最“抢手”、首家“H+科创板”……昊海生科破了科创板多项纪录。
10月22日,昊海生科向期待已久的打新投资者“开奖”——网上定价发行摇号中签结果出炉。而同样在这一天,双11预售化妆品数据超预期的消息刚刚放出,如同星星之火燎至股市,化妆品分支玻尿酸概念被点燃,鲁商发展、御家汇、双鹭药业等个股异军突起,甚至逼近涨停。
曾在2015年以“玻尿酸第一股”的名号登港交所的昊海生科,如今与玻尿酸行业龙头华熙生物一同在筹备科创板上市,赚足了投资者目光。“暴利”产品玻尿酸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查阅招股书发现,与4年前赴港上市时相比,昊海生物的业务增加了应用于医美的玻尿酸产品。
昊海生科的主要产品是医用玻尿酸。公司招股书显示,昊海生物2018年一年生产了103.04万支玻尿酸,售出93.26万支,平均成本是19.22元/支,平均出厂价285.35元/支,玻尿酸产品的毛利率高达93.26%。招股书显示,2018年,昊海生科净利润达4.55亿元,玻尿酸原料生产龙头华熙生物的净利润达4.24亿元,两家公司2016年-2018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均维持在75%以上。
截止2017年,昊海生科的透明质酸钠(玻璃酸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6%,位于行业首位。昊海生科目前主要生产及销售的四类眼科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视光材料、眼科粘弹剂和润眼液及其他眼科高值耗材等。公司眼科粘弹剂产品连续12年市场份额超40%,稳居中国最大的眼科粘弹剂产品生产商地位。
公司目前生产及销售两类骨科关节腔注射产品,一种由玻璃酸钠制成,另一种则由医用几丁糖制成,关节腔粘弹补充剂产品(含玻璃酸钠注射液及医用几丁糖)连续5年蝉联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国内透明质酸填充市场达到37亿元,渗透率仍然较低,成长可期。从注射透明质酸的市场渗透率来看,根据2014年的数据,我国的透明质酸渗透率处于低位,仅为0.18,远低于意大利(2.35)、韩国(2.01),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预计到2021年,中国玻尿酸填充市场有望达到50亿元。
公司注重自主研发和对外并购,双轮驱动生物材料布局。公司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及7项医药行业标准的制定,已取得发明专利40余项。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6)”、“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7)”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8)”。公司结合优质并购资源,已逐步形成在细分领域的研发壁垒和市场壁垒。
财务方面,公司近三年业绩呈现稳定快速增长。2014-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5.1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5.58亿元,实现复合增长率24.56%。拆分出2015年前业务和并购后业务增速对比,公司在2012年-2015年间保持较高增速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9.5%。2016年后,公司战略有所调整,新增人工晶体生产和销售业务,增厚公司收入和利润。归母净利润从2014年的1.8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15亿元,实现复合增长率达到17.69%(2014、2015年数据来自公司港股年报)。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与净利润匹配度高,2016-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值分别为2.63、3.51、3.91亿元。
面向未来,昊海生科也在居安思危,在医药市场改革风起云涌的当下,其产品价格下行的风险仍在。在网上路演中,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侯永泰表示:“《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确要求于今年底前要取消高值医用耗材加成,并从2019年下半年起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采购。若未来政策推动更大范围内的高值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医院终端产品价格的下行压力可能会传递至公司出厂价一端,进而使公司盈利能力承压。”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所提板块、个股均只作为逻辑分析与技术交流之用,不作为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你觉得2018年谁会是首富?
【你觉得2018年谁会是首富?】
因为你没有问是世界首富还是中国首富,那我们先来说一下世界首富。
2018年福布斯富豪榜,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以1120亿美元荣登首富职位,远超第二名900亿美元身价的比尔·盖茨220亿美元,第三名是840亿身家的沃伦·巴菲特。
目前看来,这个排位短时间内还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
所以我们来具体谈谈2018谁会是中国首富。
众所周知,现在可以说是互联网的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也是催生了众多的亿万富翁,像马云,马化腾都是用心经营互联网,把握机遇所以成就了自己。
而马云在这方面一直在不断的创新与开阔业务,所以首富很有可能是他。
腾讯市值超阿里巴巴、工商银行排500强第一
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一共有6842家上市公司(不包括新三板、B股,但包括在外国上市的公司),总市值合计92.03万亿人民币,其中500强贡献了约2/3的市值。与2017年底相比,中国上市公司增加170家,总市值减少6.37万亿元。
在这次市值排名前十名中,前三甲依然被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和工商银行霸占。其中腾讯的市值最高,达到31555亿元,阿里巴巴和工商银行分别是31050亿和18639亿元。
2018年一季度腾讯收入达735.28亿元,同比增长48%
此前,腾讯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腾讯在该季度总收入735.28亿元,同比增长了48%。而经营盈利达到了306.92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游戏给腾讯第一季度带来了287.78亿元的收入,《王者荣耀》和《QQ飞车》等手游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以下是财报详情】
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摘要
总收入: 同比增长48%,按非通用会计准则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 同比增长29%
总收入为人民币735.28亿元(116.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306.92亿元(48.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9%上升至42%。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239.73亿元(38.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29%增长至33%。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232.90亿元(37.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看完腾讯一季度的财报,我们再来看看它最大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的财报。
阿里巴巴上一季度收入达619.32亿元,同比增长61%
北京时间5月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8财年第四季度(阿里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2018财年计算方式为从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2018财年第四季度指的是2018年1月1日-3月31日)财报及2018财年业绩。
2018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创下IPO以来最高增速。核心电商业务收入2140.20亿元,同比增长60%,同样创下IPO以来年度最高增幅。
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收入达619.32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核心电商收入达512.87亿元,同比增长62%。
阿里收入增速快于腾讯,腾讯又损失1400亿美元
虽然阿里巴巴上一季度收入没有腾讯多,但是他的增长速度比腾讯快,而增速快,说明公司运营良好。
腾讯自3月中旬遭第一大股东、南非企业Naspers沽售近1.9亿股之后,便一沉不起,加上中美爆发贸易(战),作为港股的领头羊,首当其冲承受着沉重的沽售压力。
而近期腾讯又遭遇自身的三大主要收入来源:增值服务、网游及微信用户活跃量遭受冲击,市值损失了1400亿美元。
阿里巴巴多方面发展与扩张,前景喜人
反观阿里巴巴,在2017年,阿里巴巴除了在新零售业务有了突破性进展,引发市场关注热潮的盒马鲜生创造了全球最快速度的30分钟极速送达零售体验。
2017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再度加码国际业务,从收购东南亚最大的电商网站Lazada,到旗下蚂蚁金服战略投资印度版支付宝Paytm,再到速卖通对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全面覆盖,阿里巴巴正在迅速将新零售、移动支付等创新国际化。
这一系列动作,都标志着阿里巴巴已经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拉开了新零售时代的大幕。
不止是电商和新零售业务,阿里还在云计算与互联网基础服务业务持续扩张。
数据显示其在2018财年,受付费客户增长强劲、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带来的收入结构改善等因素影响,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1%至133.90亿元。其中,第四季度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3%达43.85亿元。
连续两年实现三位数增长。阿里云在全球云数据技术、营收、规模都属于全球前三名,仅次于微软、亚马逊!
由此看来,发展上巨大的成功,获得的巨大的回报,让阿里巴巴继续有能力在科技市场投入,这个首富,马云当之无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