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价值驱动混合基金今日净值,请问我07年买的鹏华价值基金至今未赎回?
现在的累计净值达到3.9370,虽然不知道你是07年什么时候买的,但是当时的累计净
值还没有比现在高的,所以你肯定是赚的。如果你是2007年年初买的,那我要恭喜你
了,你的基金可能都已经翻倍了,而且中间已经分红过多次了,如果你选择的是现金分
红的,分红的部分都已经转入到你的银行卡上了
买不到新基金能买老基金吗?
买不到新基金当然可以买老基金。在我看来,相比起“凑热闹”追捧新基金,优质的老基金更值得投资,老基金能够用自己的历史业绩证明自己的实力。
01 为什么人们更热衷于抢购新基金,排斥老基金?判断市场情绪可以参考新发基金多快能够完成募集资金流程。市场走牛时,市面上的新发基金数量多,并且销售火爆,“吸金”速度惊人。前段时间甚至有基金一天募集资金超千亿。
大众为什么热衷于抢购新基金呢?
第一,老基金太贵。老基金经过多年的经营,基金单位净值通常很高,个别优质的老基金,业绩增长快,基金单位净值甚至超过5元。而新基金上市,单位净值都是1元。不少投资人想着,同样是1万块钱,新基金能买1万份额,老基金只能买2000份额,看起来新基金不是合算很多吗?
事实果真如此吗?显然不是。我们能从基金中赚多少钱,看得是基金的涨幅,与单位净值关系不大。无论新基金还是老基金,涨幅5%,1万块本金都是赚500元钱。
基金投资人应该克服“净值恐慌”,着眼基金未来业绩的发展空间,而非拘泥于基金单位净值的高低。
第二,老基金有“历史包袱”。还有不少投资人排斥老基金,是认为老基金“历史包袱”很重,一方面曾经的持股有可能拖累基金未来的业绩,另一方面老基金规模较大,调仓困难,难免“船大难掉头”。当然,这样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在熊市,老基金仓位高,基金净值随着股市“沙泥俱下”,通常业绩难看。相比之下,新基金“轻装上阵”,更能应对市场下跌风险。
然而,老基金的高仓位到底是“历史包袱”还是“国家宝藏”,得看当前的市场行情,不能一概而论。市场走熊时,确实是包袱,但是如果市场走牛,老基金的业绩走势可能反而优于新基金。
第三,新基金广告宣传多。很多投资人喜欢“抢购”新基金还与基金公司的宣传造势有关,新基金上市,基金公司少不了包装、推销,“抢占热点板块”“明星基金经理”等等宣传,确实吸引眼球。投资人看到别人都在抢购新基金,自然也会参与抢购,“随大流”是很多人的思维共性。
然而,投资不是“凑热闹”。基金公司之所以热烈推荐新基金,是因为做大了基金规模,基金公司才有钱赚,他们是靠基金规模抽取佣金赚钱的。
综上所述,不少投资人对新基金青睐有加,对老基金充满疑虑,主要是由于“高净值恐慌”“担心历史包袱”以及“基金公司推波助澜”,其实这些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
02 老基金VS新基金,前浪一定会被拍死在沙滩上吗?在我看来,在新基金和老基金的对决中,我更偏向购买老基金。不仅仅是在买不到新基金的时候才买老基金,我甚至不愿意参与“抢购”新基金。
第一,老基金用历史业绩证明实力。筛选优质基金是进行基金投资的必修课,选对了“千里马”,我们的投资收益才有保证。通常,我们筛选基金是个立体工程,要看基金公司、看基金经理,尤其要看基金的历史业绩。
虽然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但是能够说明基金经理的实力和基金公司的运营能力。基金经理业务精熟、基金运营和谐稳健、股票持仓优质,等等因素叠加,基金才能给出漂亮的成绩单。
然而,新基金没有成绩单,少了历史业绩的参考标准,我们筛选新基金只能单纯“看基金经理”。立体的评价体系,变成了单一的筛选标准,“看走眼”的风险激增。
第二,新基金有“建仓踏空”风险。刚刚说到,新基金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业绩能否一骑绝尘,完全要看市场环境。
市场走熊时,新基金低位吸筹,较长的建仓期让基金经理能够“慢悠悠”买入低价优质筹码,与此同时,老基金受仓位拖累,业绩暴跌,新基金自然有优势。
但是,如果市场走牛,新基金漫长的建仓期就变成“劣势”。市场不断创新高,新基金的股票仓位却很低,增持股票的过程伴随着股价升高,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接盘侠。此时,新基金有踏空上涨行情的风险。
买新基金就要准确预测市场。新基金建仓时市场环境究竟如何,决定了我们是收益爆棚,还是跑输大盘。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投资人而言,预测市场极为困难。
第三,老基金与新基金常是“相同的配方”。很多投资人购买新基金就是冲着“明星基金经理”,认为他们可以再创业绩辉煌。
但是,基金经理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熟悉的股票也是有限的。仔细查看,不难发现,大部分新基金的主要持仓股,与这位基金经理管理的老基金基本相同。
同样的持股结构,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筹码价格更低的老基金,而要选择建仓期更晚,筹码价格更高的新基金呢?
综上,老基金历史业绩可考、基金运营稳健,庞大的存量老基金中,挑选出优质基金的概率更大。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成长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鹏华中证800非银行金融指数分级证劵投资基金?
鹏华中证国防指数分级基金(基金代码160630,高风险,波动幅度较大,适合较激进的投资者)2015年8月7日单位净值为0.9640元;而今天证券市场休市,基金净值不更新。
还有哪些比较特殊的基金?
你这个问题到底是问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主体,分别受到不一样监管标准管理,因此基金的灵活性差别也比较大。下面我就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两个方面给你尝试解答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募基金中的特殊基金公募基金是针对广大群众发行的产品,因此可以公开募集资金,投资门槛一般是1-1000元起,因此受到证监会的严格监管。目前国内只有130多家基金公司,每发行一类新的产品都是需要得到证监会的批准的,因此特殊的基金相对而言比较少,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就是使用了金融衍生工具对冲现货市场风险,在做多股票、通过做空股指,有效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以求获得与大盘涨跌无关的绝对收益。
公募基金中的最高的对冲产品是2013年的嘉实绝对收益策略,目前整个公募市场的对冲产品也就10来只。
从嘉实绝对收益的数据来看,应该说表现是非常不尽如人意的,这也许也是公募对冲产品发展不起来的关键原因——业绩太差。成立以来收益率16.5%,虽然抗风险能力强,但是绝对收益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2014年-2017年,除了2016年取得了超越沪深300的收益以外,其余都明显大幅落后于沪深300,由其是2014年市场大涨的时候,居然录得负收益。而在所有公募对冲产品中,业绩表现最好的应该是海富通阿尔法对冲,成立以来收益率42.3%,近1年的收益率9.04%,表现抢眼。
由其是今年,在所有权益类指数都录的负收益的情况,实现了9.04%的高收益,实在是让人惊艳。
回看海富通的阶段涨跌幅,只有近3个月取得了-0.49%的收益,其余均取得了正收益,包括2016年这样的行情,依然取得2.51%的正收益,近3年的收益率更是达到了19.28%。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以前创造这只基金的辉煌业绩的基金经理离职了。这一点也给大家做个提醒。
二、FOF基金
FOF就是基金中的基金,一般基金投资标的直接是股票、债券或者货币,而FOF的投资标的直接是各类型的基金,通过构建组合,取得更为稳健的收益。
国内的FOF算是一个新兴事物,2017年9月8日,国内首批公募FOF产品正式获批。华夏、南方、嘉实、建信、泰达宏利和海富通6家基金公司获得“准生证”,6只产品首募规模为166.36亿元。
从成立至今的收益率来看,所有的基金都是负收益,收益率最高的是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收益率-1.87%,收益率最低的是海富通聚优精选,收益率-18.15%。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暂时不知道长期的表现会如何。
三、养老目标基金
就是由公募基金发行的,专门用于补充国内养老体系的一个公募产品,主要采取目标日期策略和目标风险策略。这一类基金的风险较低,主要为了满足长期养老的需求,因此会较为谨慎。
2018年8月,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南方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等多只基金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批文,公募养老基金正式进入市场。
四、REITs基金
“REITs”就是房地产信托凭证,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证券。
2015年鹏华基金与万科共同成立了一只REITS基金,将房地产项目装入封闭式基金这一成熟的法律结构并通过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国内第一只公募REITs基金。
该基金需要封闭10年,整体规模在32.74亿,2015年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达20.77%,近1年的收益率为6.99%,表现非常稳健。
自成立以来,该基金一只都是正收益,因为背靠的是万科管理房地产资产的稳定现金流,因此表现非常稳定。
目前公募REITs的政策试点一直存在着较多的争议,政策一直没有正式推出,如果能够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相信这会是一款非常好的产品。毕竟这款产品在美国是非常成熟的,具备稳定的现金流和盘活资产的能力。
私募基金中的特殊基金说完了公募基金,现在来说说更为市场化,更为灵活的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由于针对的相对高端的人群(产品门槛100万起卖),因此监管和限制会相对而言更为宽松一些,因此在投资策略方面也会较公募基金更为丰富,下面选了以下四种特殊的策略基金作为说明:
一、CTA策略基金
CTA策略,即管理期货策略,主要是做期货类多种类的投资,包括国债期货、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通过多空仓的操作,多品种类组合投资,保持资产间较低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分散风险,净值分析主要对标中证商品期货综指。
截止2018年3季度,CTA策略第一名的收益率高达199.46%,翻了差不多2倍,而且是在今年权益市场跌幅在20%的情况之下。
但CTA策略由于依靠基金经理的主管判断,在可能取得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这一点从熙然2号的过往业绩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
近1、2、3年的最大回撤均超过65%,也就是当年收益率可能从65%跌至0%,所以需要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才可以承受。
二、宏观策略基金
宏观策略对冲基金是指利用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来识别金融资产价格的失衡错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投资外汇、股票、债券、国债期货、商品期货、利率衍生品及期权等标的,操作上为多空仓结合,并在确定的时机使用一定的杠杆增强收益。
2018年前3季度,宏观策略私募基金第一名的收益率是38.41%,超越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公募基金将近15个百分点。
目前第一名的易必1号是2016年成立的,成立以来业绩还算是比较优秀,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达91.6%,最大回撤也只有-18.44%,相比而言属于中等风险和收益的产品。
三、事件驱动策略基金
事件驱动策略主要是分析重大事件的发生概率及未来可能会造成利好和利空,提前布局,待获利后择机退出,通常是定向增发、参与新股、并购重组、热点题材以及其他特殊事件等。这一类基金都靠着各类事件取得的收益,但不同类型的事件波动率差别较大。比如并购重组的不确定性较高,热点题材的轮动较快等等。
2018年上半年,事件驱动策略排名第一的是和聚定增2号,收益率是64.08%,从近期的收益情况来看,最近半年跌幅是5.14%,但全年表现依然较好,全年最大回撤为-19.89%。由于其成立于2017年,因此长期业绩稳定性暂时无法判断。
四、相对价值策略
相对价值策略主要是利用相关联资产间的定价误差建立多空头寸,通过套利赚取价差来获得收益,主要是各种做套利的基金,比如ETF套利、期货市场套利等等。
2018年上半年,相对价值策略收益率第一名是幻方中证500指数增强,在中证500跌幅达29.98%的情况下,取得了26.84%的收益率;今年以来更是取得了56.82%的抢眼表现。
自2016年5月成立以来,就一直是正收益,可见其策略的有效性。这一类策略的特点就是,如果策略有效,而且得到不断修正,产品的净值可以实现稳健的增长。这一点,从幻方中证500指数增强的细分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
1年和2年的波动率都低于10%,最大回撤都控制在7%以内,实在是非常优秀的数据。可惜数据较少,难以判断其长期的稳定性。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特殊策略基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字一句,分享不易,谢谢点赞。
基金怎么会六角突然到一元?
答,基金突然变成1元在分级基金中比较常见。
分级基金份额折算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折算,是依据基金公告将基金份额、净值按照一定比例调整净值归1,来实现收益的分配或亏损的分摊的。
如果你购买的是股票型基金,当大盘下跌的时候,基金净值也在跌,净值从一元跌到了六角,你是抄底买的。当大盘慢慢企稳回升了,股票在涨,基金净值也在涨,这时候基金又从六角涨到了一元,你已经在挣钱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