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股市大跌原因,为什么沙特提高原油产量会导致全国股票大跌?
沙特的原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是全球第二大产油国,美国与俄罗斯分别处于第一和第三位。
而沙特此时宣布提高产量,是处于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经济脆弱下行岌岌可危的背景下。这时候本来受疫情影响对原油的需求量就不大,再加上刚刚举行的OPEC+与俄罗斯关于减产的协议又没有达成,而上一次双方达成的减产协议又将在3月马上到期,致使原油的供给量剧增。
原油的需求减弱供给又大增,这不单单是原油价格大跌这么简单,而是以美元计价的能源资产在加速贬值。而且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油国,油价暴跌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美国原油生产商。这必然波及到美国的资本市场,使原本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因为刚刚美联储的降息贬值而更加雪上加霜。这也是造成刚刚经历过大跌的脆弱美国股市更加不堪一击的重要原因。
资本市场已经预料到这一点,再加上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已经传播了70个国家。所以在周一市场亚洲先开盘时就遭到了暴击,恐慌情绪迅速蔓延至全球股市,造成全球股市大跌。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比特币基本是一个纯散户的市场,这样的市场暴涨暴跌非常普遍。并且数字加密货币市场对比房市、股市来说体量非常小。
美元大放水,大资金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房子,股票之类的资产,配置完之后,如果还能剩下资金才会投入数字加密货币市场。所以这个市场对于美元放水的表现没有那么迅速。
并且,如果把比特币价格拉长来看,哪里有暴跌,比特币的价格是一条标准的复利曲线。
最近债券大跌的原因是什么?
自4月30日开始,债券价格一改上升趋势,忽然大跌,以至于部分持有债券基金的朋友大惑不解。作为固定收益产品的债券,买入后坐收利息,只要不是违约,妥妥地无风险投资,怎么会亏损呢?下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债券价格缘何会波动,同时分析近期债券价格下跌的原因以及债券投资的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大家理解,文中多用虚拟简化例子,从而尽量避免生涩的专业词汇与严谨逻辑。
债券价格波动的原因1. 利率风险导致的折价或溢价。
绝大多数人对债券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买入后每年收到利息,到期拿回本金。确实,如果你在债券上市买入后一直持有至到期,期间的价格变动对持有人不存在任何影响。
但市场上交易的债券价格是会变动的,以下举例说明。
譬如,A公司因融资需要发行债券,计划募集资金1亿,期限2年,面值100,年付利息5%。当A公司债券顺利被市场认购6000万以后,B公司也开始发行债券,计划募集资金2亿,期限同样是2年。
第一,债券折价
考虑到目前市场资金短缺,B公司担心债券不能顺利发行,于是把年付利息定为6%。由于A,B两家公司的信用等级都是一样,投资者于是转而购买B公司债券而放弃了A公司,顿时A公司债券无人问津。
因为票面利率在发行时已经固定,A公司只能把面值100的债券折价出售。折价的幅度必须要让投资者在买入A公司债券后得到的收益与B公司相同,否则余下的4000万债券就无法销售出去。折价后价格计算如下:
A公司债券折价后价格=5/(1+6%)+105/(1+6%)^2=4.72+93.45=98.17
由于折价后的的A公司债券收益与B公司的债券收益一致,后续4000万债券得以顺利发行。
以上就是面值100的债券折价到98.17元发售的原因。很明显,前面以100元面值价格买入A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如果此刻卖出,则会造成100-98.17=1.83元的亏损。
第二,债券溢价
依然是上面的例子,假设市场资金充裕,市场投资品种较少,B公司认为自己的债券即便低息也能顺利发行出去,于是把年付利息定为4%。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投资者看到A公司较之B公司债券利息更高,于是开始了抢购,面值100的债券价格节节上升。溢价价格计算如下:
A公司债券溢价后价格=5/(1+4%)+105/(1+4%)^2=4.8+97.08=101.88
前期买入A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如果此时卖出则可以获得1.88元的利润。这就是买卖债券可以盈利的原因。由于该利润是因为债券价格上涨而获得,我们称之为资本利得。
第三,债券价格与到期收益率的关系。
因为债券的价格会随市场变化而波动,所以票面利率就不是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为便利交易,避免各种复杂的计算,市场上对债券的报价会以债券到期收益率来衡量。
譬如上例的A公司债券票面利率是5%,但债券到期收益率则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浮动为4%或者6%。
当你做债券交易的时候,实际上你交易的是债券收益率。如果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债券的价格就上涨,两者为反比例关系。
2. 信用风险带来的债券价格下跌。
第一,什么是信用风险?
回到A公司发行债券的例子。假设市场传闻,A公司因某项诉讼可能引发巨额赔款,从而导致该债券在2年后有违约的可能性。于是,投资者纷纷抛售A公司债券,造成价格大幅下跌。
几个月后,A公司赢得了该诉讼的胜利,违约风险解除,债券价格迅速上涨回到其原来的价格。
显然,A公司债券价格的下跌和上涨与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由公司经营状况引发,我们称之为信用风险。
第二,债券的信用评级。
市场上发行债券的公司与机构形形色色,不同公司与机构其经营状况或者偿还债务的能力各有不同。于是就有了专门的机构,对发行主体的按期偿还本息能力进行评估并标识其信用等级。
理由很简单,根据风险收益等价原则,信用等级高的债券,其债券收益率要低些,发债主体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市场融资;而信用等级差的债券,由于投资者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所以收益率的要求就要更高。
第三,信用评级调整带来的价格变动。
信用评级被调高的债券,价格会上升;信用评级被调低的债券,价格自然会下跌。需要注意的是,信用评级的调整往往是滞后的,在某评级机构宣布上调或下调某公司债券行用等级之前,一般债券价格已经早提前反映出相应调整。
近期债券下跌原因分析1. 降息预期落空
4月底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进入静默期,5月14日,央行公布MLF利率不变,维持在2.95%。市场此前预期央行会进一步降息以刺激经济,但近期的货币政策让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于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以飙升迅速对此做出反应。
此处提到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当于前面例子中的B公司。作为锚定,10年期国债一直是我国其他债券收益率的参照物。
我国自2018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走在下降通道。疫情爆发后,我国继续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后疫情时代,我国率先复产复工,经济恢复迅速。但全球经济却依然笼罩在一片凄迷的氛围,各国纷纷出台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甚至喊出“负利率”的可能。为此,我国维持目前利率不变,正是为了给将来的货币政策预留更大的空间。
所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导致的债券价格下跌也就成为了必然。
2. 企业债违约风险加大
尽管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但由于全球疫情依然蔓延,海外需求冻结,因而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不少冲击。由于出口停滞,更是对某些外向型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由此衍生的债券违约风险有所攀升。
虽然从历史看来,债券违约的概率非常低,市场反映有点过度,但投资者因避险心理赎回债券基金,从而逼迫市场抛售债券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可见,因疫情形势导致的企业违约风险加大,也是近期债券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3. 债券牛市有兑现需求。
我国债市从2018年以来长期走牛,增量资金不断涌入。尤其年初至今,债券价格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徒然走高,有些债券基金年化收益甚至超过10%。不少投资者基于目前的收益产生了利润兑现的需求,部分交易机构也止盈兑出,继而引发4月底至今的债券价格下跌。
此外,风险资产,如股票和商品价格近期的上涨,也对债市的资金抽离产生一定影响。
近期债市建议1.与持有股票一样,想通过买卖股票获利,你交易的目的是股票价差,而不是为了获得股息收入。当你交易债券的时候,你交易的就是债券的价差,想获得的是资本利得而不是债券利息,因此,搞清楚进入债市的目的,你才能知道,投资的债券品种和期限。如果你想长期持有国债,那么,目前价格的波动与你何干。如果你想短期炒作,则目前确实是处于债市高位,尽管短期内依然有上涨空间,但也会有下跌的可能,债市有风险。
2.基本面上,货币宽松的政策大概率会保持不变,国家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本周两会召开,将为后疫情时代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定下基调。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将能给你下一步的操作带来长期的方向性指导。
3. 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近期尽量避免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债。
总结:降息预期落空,企业债信用风险增大,长期牛市的技术性调整,这些都是导致近期债券价格下跌的因素。但由于我国长期货币宽松的政策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说债市牛熊拐点的到来还是言之过早。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本周两会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导向,才能为债市的下一步操作明晰方向。今天股市暴跌?
中国股市有自己的节奏,不被美国及其海外市场带着走,这是在下一盘慢牛行情的大棋。目前A股还是出于整治、规范阶段,要到治理效果目标完成,将启动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然后10年牛市行情正式开启。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北上资金大举流入?
北上的资金也好,外面的资金也好,上涨和下跌的原因都找错地方了,市场的价格下跌,不是由资金出逃造成的,上涨也不是说资金来了就一定上涨,这些都是媒体的外行话。
资金的进出与否,完全是由市场估值出现的套利机会来决定的,当市场经过一轮长期的上涨,出现估值和发展潜力的后继乏力,那么资金自然会离开,当市场出现价格洼地的时候(记住是价格洼地,不是价值洼地),自然会有资金介入适当的品种,至于资金进入还出现价格的下跌,那是因为市场还未到完全结束调整的地步,不能说资金来了就和底部划等号,那也太天真了,底部的反复,古今中外如出一辙,不必介怀,也不用狐疑,市场的表现本就是答案,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接轨,首先需要从摒除肤浅短视的认知和心态开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