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琢磨吉利收购魅族这事儿,今天正好有空,就把我琢磨这事儿的过程给大家捋一捋,也算是个记录。
大概是去年(或者更早?记不清),就零零星星听到些风声,说吉利要搞手机,当时我还觉得挺奇怪的。你想,现在手机厂商,像华为、小米这些,都忙着往汽车圈里挤,吉利一个搞汽车的,怎么反过来要去掺和手机这摊浑水?手机市场那可是红海中的红海,竞争多激烈。
我一开始的反应
我第一反应是有点没看懂。吉利车卖得好好的,国产车里也算排得上号的,干嘛要去碰魅族?魅族这牌子,当年确实挺火,我也是用过他们家M8的老用户,但这些年声音小很多,感觉都快被年轻人忘。花钱买这么个摊子,图啥?难道真是钱多烧的?
我就开始留意这方面的新闻。网上的消息真真假假,传好一阵子。直到去年7月4号,这事儿才算尘埃落定。我记得那天新闻出来,说吉利旗下的公司叫啥星纪时代的,正式拿下魅族科技的大部分股权,好像是79%还多点。新闻照片上李书福和黄章握手,一个汽车大佬,一个曾经的手机“狂人”,站一块儿,这画面感还是挺强的。
琢磨背后的原因
靴子落地,我就开始琢磨吉利这步棋到底想干我不是啥商业分析师,就是凭自己开车的经验和用手机的感受瞎琢磨。
我就想,现在的车,越来越像个大号的智能设备。以前开车,听个收音机、CD就挺导航、听歌、语音控制、看视频、车跟手机互动,车机系统越来越重要。你看特斯拉,那大屏幕多酷炫;国内的新势力,蔚来、小鹏,也都在车机体验上下功夫。
可能吉利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老牌车企在这方面,跟新势力比,或者跟华为这种科技公司比,确实差点意思。车机系统这玩意儿,不是简单堆硬件就行,软件生态、用户体验很重要。手机厂商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 用户体验: 手机系统怎么做得流畅、好用,怎么抓住用户习惯,手机厂玩得溜。
- 软件生态: 手机App那么多,怎么跟车结合起来?账号怎么打通?
- 技术人才: 做手机系统的那帮工程师,跟做传统车机的,思路可能不太一样。
这么一想,吉利买魅族,好像就有点道理。与其自己从零开始摸索,或者完全依赖供应商,不如直接把一个有经验、有技术积累(虽然市场份额小)的团队收进来。魅族的Flyme系统,口碑一直还可以,尤其是在UI设计和交互上,有点东西。
后续的观察
后来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新闻说魅族团队搞个Flyme Auto车机系统,还用在领克的新车上,好像是领克08。这就对上,吉利买魅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补强自己的智能座舱、车机系统这块短板。
再看看别的家,蔚来也说要自己做手机,思路估计也差不多,就是想把车和手机这两大终端打通,搞自己的生态闭环,把用户体验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我琢磨这么一圈下来,感觉吉利这步棋,虽然看着有点出人意料,但可能也是深思熟虑过的。不是简单地要去手机市场分一杯羹,更重要的可能是为提升自家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毕竟以后汽车的竞争,软件定义汽车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这只是我个人瞎琢磨的过程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这事儿效果怎么样,还得让时间来证明。我,就继续开着我的车,用着我的手机,看着这些大佬们怎么接着玩。这也算是我这阵子关注这事儿的一个实践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