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就跟大家唠唠我当初是怎么琢磨梅花生物2022年那个目标价的事儿。这也不是啥专业分析,就是我自己瞎折腾的一个记录,大家随便听听。
那会儿大概是2022年中的样子,我记得挺清楚的,因为当时正好在家待着没事干,就喜欢翻翻股票软件,看看有啥新动向。梅花生物那段时间挺火的,不少人在讨论,我也就顺手点进去瞅瞅。
开始动手查
光看K线图不过瘾,我就想着,得看看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咋说的,他们给的目标价是多少。这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不少。
第一步,我就是打开几个常用的股票资讯平台,还有一些财经网站,专门搜“梅花生物 目标价”这几个字。哗出来一堆报告。
第二步,我就开始一篇一篇地看。主要是看那些券商出的研究报告摘要。你知道,完整的报告一般都要权限或者积分啥的,咱普通人就看看摘要,解个大概意思。
发现问题
看着看着,我就发现一个事儿,这些机构给的目标价,差距还挺大。
- 有的,比如我记得好像有个国联证券,在7月份的时候给的目标价是15块9毛2。
- 但往前翻翻,4月底的时候,安信证券给的目标价才9块5。
- 还有海通国际,也差不多是4月底、5月初那会儿,给的目标价是15块5毛1,后来好像还有个更高的,说能到18块7毛2。
- 还有的给17块7毛6。
你看,这从9块多到快19块,这范围也太宽!当时我就琢磨,这帮人到底靠不靠谱?同样一个公司,咋就能看出这么大差别?
我的琢磨过程
我就开始对比。我看一下他们给目标价的时间点,还有当时的股价。比如国联给15.92元的时候,股价好像是11块多。海通给15.51元的时候,股价才8块多。
然后我就去看他们给的理由。虽然摘要里说得不详细,但大概能看出来:
- 看好的是它那个业绩增长,说2022年利润能翻倍啥的。
- 还有就是算市盈率(PE),比如有的报告说按多少倍PE算,目标价就出来。我记得有个说给12倍PE,算出15.92元。
我自己也合计一下。当时梅花生物的股价确实涨不少,业绩也确实看着不错。但是,这些目标价,尤其是那些特别高的,比如喊到18块多的,我心里就有点打鼓。你想,股价从8、9块涨到11、12块,已经不少,再往上冲那么多,得有利好持续兑现才行。
我还特意去翻翻它的主营业务,什么味精、氨基酸这些。我就想,这些东西价格波动也挺大的,万一哪天价格掉下来,业绩还能那么好吗?报告里也提到风险,说什么产品价格回落风险、项目投产慢的风险。
的记录
我当时就是把这些不同机构的目标价都记在一个小本本上:最低的9块5,中间有15块多的,最高的快19块。然后我自己心里画个问号。
我没完全信哪个具体的数字,但知道市场对它大概的预期范围在哪里。高的预期是基于业绩持续爆发,低的预期可能更谨慎一些。
我自己的操作嘛嘿我当时就觉得,这玩意儿波动可能不小,看看就真要重仓杀进去,还是得掂量掂量。毕竟咱这小身板,经不起大风大浪。
基本上,这就是我当初研究梅花生物2022年目标价的一个完整过程。就是自己动手查资料、对比信息、加上一点自己的思考和疑虑。没啥高深的技术,就是个笨办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意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