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琢磨和而泰这只票,之前零零散散买了一点,不高不低地挂着,就想着得给自己设个目标价,不然心里老是没底,不知道啥时候该走啥时候该留。
这事儿,也不是拍脑袋就能定的。我就先开始在网上到处扒拉信息,看看大家都怎么说。一搜发现,嚯,说法还真不少。
搜集各方看法
我记得看到有券商,好像是华泰证券,给的目标价是17块5毛钱以下,还预测了今年的利润大概能有多少。然后又看到些新闻,说啥成交额挺大,换手率也不低,但主力好像没怎么控盘,上面还有点套牢盘。
更有意思的是,各种预测都有:
- 有说中信证券给的目标是14块。
- 还有个研报说目标价是14块2毛5。
- 在一些论坛、股里,那就更热闹了,有人喊20块左右是普遍预期,甚至还有看到说未来能到36块多的。
- 最离谱的是,还有人喊到600块,这个看看就感觉有点太夸张了。
给我整得有点懵。这帮分析师、股民,目标价从十几块到几十块,跨度也太大了点。到底该信谁的?
自己动手分析
光看别人说不行,还得自己琢磨琢磨。我就去翻了翻它的基本情况,了解下公司主要是干啥的。好像是搞智能控制器这块儿的,也跟家电、汽车电子什么的有点关系,沾点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概念。
然后,我也看了看它最近的股价走势图,确实波动不小,上上下下的。成交量有时候挺大,说明关注的人不少,但股价没形成很顺畅的趋势,感觉多空双方较劲儿还挺厉害。
再结合那些券商的报告,虽然目标价不一样,但大概的逻辑好像都是觉得公司在行业里还行,未来可能有点增长潜力。给的目标价又都比较谨慎,除了个别特别乐观的。这说明大家可能也觉得短期内大涨的确定性没那么高?
形成自己的判断
综合这些信息,我就开始给自己画线了。我觉得:
第一,那些十几块的目标价,比如14块、17块5,感觉是比较稳妥或者说偏保守的看法。可能考虑到了市场波动、竞争压力这些因素。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基准。
第二,那些喊到20块甚至更高的,可能是看到了公司未来的一些潜在利比如新业务拓展,或者整个行业景气度提升之类的。这个可以作为一种相对乐观的预期。
第三,至于我自己,我不是专业搞分析的,没那么复杂的模型。我就结合这些信息,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期望,给自己定了个心理预期范围。
我大概是这么想的:如果股价能稳步回到之前的一些高点附近,比如15块到18块这个区间,我可能就会比较满意了,会考虑是不是要先出来一部分,落袋为安。因为再往上,不确定性就更大了,我也不想贪太多。
这纯粹是我自己瞎琢磨的过程,记录一下,给自己提个醒。股市这玩意儿,变化快得很,说不定明天出个啥消息,逻辑就全变了。最终咋操作,还得看市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我的“目标价”更像是一个“观察区域”或者“决策区域”,到了那个范围,就得打起精神,好好看看该怎么办了。这比死守一个具体数字要实际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