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琢磨本钢转债这事儿的经过。
话说有段时间,我瞅着这本钢转债挺有意思。刚上市没多久,居然盘中破发了,要知道它可是顶着AAA评级的光环,这在当时一堆新债里头独一份,搞得我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到底咋回事?
开始琢磨
我就动手查了查。发行规模不小,68个亿,盘子挺大。背后是本钢集团,辽宁的国企,辽宁省国资委是实际控制人,母公司还给担保。按说这背景,这评级,不应该这么惨?
再细看,发现问题了。它的正股,本钢板材,股价一直不咋地,趴在底下不动弹。这就直接导致它的转股价值特别低,我记得当时看也就六七十块钱的样子。你想,转股价值才这么点,可转债市价还在一百块左右晃悠,这转股溢价率就老高了,得有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高。
算了算账
这就尴尬了。买可转债,图的不就是个“进可攻退可守”嘛这“攻”的一面,指望转股赚钱,基本没戏,溢价率太高,谁去转股,傻不傻。那就只能看“守”的一面了。
“守”啥?就是把它当个债券看。我瞅了眼它的票面利息,还真不低,比一般可转债强多了。然后算了算它的到期本息和,好像是128块6?如果按当时一百块左右的价格算,持有到期,税前年化收益率能有4个点以上,甚至更高点,这在当时市场上算挺不错的了,比好多银行理财都强。
我又琢磨了一下它的债底。就是说,极端情况下,就算公司不咋地了(当然国企背景让这个可能性小很多),纯粹按债券价值算,它值多少钱?考虑到它那个不错的票息和AAA评级(虽然市场有点不认),我估摸着债底大概在90块钱附近?意思就是,如果价格真跌到90块左右,再往下跌的空间应该就很小了,毕竟有利息撑着,还有国企的招牌。
我的想法
搞明白这些之后,我对本钢转债的看法就清晰了。
- 指望转股短期没戏: 溢价率太高,正股不给力。除非后面正股暴涨,或者公司大发善心来个强力下修(它的下修条款好像还挺严格,不容易触发)。
- 当个高息债看: 它的到期收益率确实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市场缺乏好的固收类产品的时候。AAA评级和国企背景,算是个安全垫(虽然心里也得嘀咕一下东北企业的历史包袱)。
基于这个判断,我的实践操作思路就是:
把它当成一个“增强型”的债券来配置。如果价格跌到我觉得舒服的位置,比如接近我估算的那个债底(90块钱上下),那我就敢买点儿,就当是存钱了,吃那个相对高的利息,风险相对可控。如果价格一直在一百块以上晃悠,那就算了,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毕竟时间成本也是成本。
说白了,我就是冲着它的“债性”和相对高息去的,没把它当成一个能很快通过转股大赚一笔的品种。这玩意儿的“股性”暂时指望不上,得耐心等,或者干脆就当它是个有国企背景担保的、利息还不错的“存款替代品”。
这就是我当时分析和操作本钢转债的整个过程和想法,不一定对,就是分享下自己的实践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