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21年那会儿去找2块钱以下的所谓“优质股”,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挺有意思的经历。那时候市场有点不上不下,我手里闲钱不多,就琢磨着是不是能在这些低价股里捡点漏。不是说有多大野心,就是觉得便宜,万一哪个蒙对了?
开始动手找
我记得当时是开了个炒股软件,那时候功能还挺多的。我就先设定了个条件,股价低于2块钱。哗一下,出来一大堆股票,得有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第一眼看过去,脑袋都大了。
大部分名字前面都带个“ST”或者“ST”,这种咱心里得有数,风险大得很,搞不好就退市了。所以我当时第一步就是先把这些ST的给划拉到一边,不是说完全不看,但优先级肯定往后放。
剩下的就好办多了,但数量还是不少。我就开始一个个地看,主要是点进去瞅瞅公司是干嘛的。能源的、钢铁的、房地产的、农业的,啥行业的都有。那时候就感觉,便宜确实有便宜的道理,很多公司看主营业务就觉得一般般,或者那个行业当时就不太景气。
筛出来的几个苗头
我当时特别关注几个点:
- 是不是盘子特别大?那种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市值的,股价低,有时候是因为盘子太大,拉起来费劲。像有些钢铁股、能源股就是这样。
- 公司有没有啥大问题?比如负债是不是高得吓人,有没有官司缠身,或者管理层是不是老出幺蛾子。这些信息在软件里或者网上搜搜,多少能看出来点。
- 最近有没有啥动静?比如有没有重组的传闻,或者业绩有没有好转的迹象。这些消息真真假假,得自己判断。
我记得当时重点看了几个,比如有个做能源的,好像是煤炭加电力,股价就在一块多钱晃悠,市值挺大,感觉比较稳,但也没啥想象力。还有一个搞钢铁的,也是一块多,属于那种周期性的,就看市场需求吃饭。还有些搞房地产的,那时候看着也便宜,但心里也犯嘀咕,毕竟政策风向不好说。
我还特意去翻了翻它们的财务数据,虽然咱不是专业的,但看看是赚是赔,现金流怎么样,还是能看个大概。大部分数据都不咋好看。 能找到几个不亏钱,或者亏损在收窄的,就算是不错了。
的一些想法
整个过程下来,感觉就像在沙堆里找金子,真是大海捞针。大部分时间都在排除那些明显有问题的股票。筛选出来的几个“潜力股”,自己心里也没多大底。
说实在的,2块钱以下的股票,坑比机会多。它们之所以便宜,大部分都是有原因的,要么是公司基本面确实不要么是行业不行,要么就是有些潜在的风险大家没看到或者不愿意碰。
我当时也就是小打小闹试了试,没敢真重仓去搞。后来回头看,有些确实涨了点,但也有的继续趴着不动,甚至还跌了。所以这段经历给我的教训就是,便宜没那么好占,风险是真的大。想在这种地方淘金,得有足够的耐心和眼力,还得能承受得住颠簸。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还是稳妥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