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当初研究海王生物这只股票的事儿,大概是2022年初那会儿,分享下我当时自己琢磨的过程。
着手了解基本情况
那时候我记得市场挺乱的,我就想找找看有没有啥潜在的机会。海王生物这名字挺响亮的,以前好像也听过,就想着去扒拉扒拉它的资料。
第一步,我先去看了看它是干嘛的。,搞医药的,有自己生产的药,也搞药品流通,还有零售药店,摊子铺得挺大。
第二步,我翻了翻它那段时间的股价走势图。印象里2021年好像挺平淡的,没啥大动静。但到了2022年初,感觉有点不一样了,虽然没猛涨,但好像在一点点往上挪,偷偷摸摸地涨,有点像是在筑底,慢慢把成本抬高。
深入挖掘信息
光看图不行,还得看基本面和消息面。
- 我去找了些当时的研报和新闻看。看到有说它运营状况还行,但好像没多少大机构特别看好它。
- 当时股价好像在三块四毛多晃悠,有人建议说可以搞搞短线,高抛低吸。
- 也看到些不太好的消息,说它回款慢,医院欠款多,导致资金压力挺大。后来才知道,它2022年、2023年亏了不少钱,坏账也核销了好多亿。
- 当时市值好像不算特别高,几十个亿。
最让我注意的,是当时有风声说,广东那边的国资,好像是叫什么丝纺集团的,可能会接手,成为新的大股东。这个消息挺关键的,要是真有国资进来,那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当时的分析和判断
综合这些信息,我当时就琢磨:
好的方面:
- 公司在行业里规模还行,全国药品批发好像排挺靠前的。
- 股价在底部慢慢抬高,有点筑底的意思。
- 最大的看点是国资可能入主,这要是成了,就是“白衣骑士”来救场,想象空间就打开了。
不好的方面:
- 公司确实亏钱,而且不是小亏,资金压力是实实在在的。
- 国资入主这事儿,当时还只是“筹划”、“尚未签署正式协议”,能不能成,啥时候成,都是未知数。变数太大了。
- 机构不太认同,说明大资金对它还是有顾虑。
我当时的想法是:这票,风险和机会都挺明显的。股价偷偷涨,可能是有人看好国资接盘这事儿提前埋伏。但基本面确实有硬伤,万一国资的事儿黄了,或者落地时间太长,那股价可能就撑不住。属于那种要么可能起飞,要么可能继续趴窝甚至掉坑里的情况。
考虑到这些,我当时就觉得这票不确定性太高了。虽然有点诱惑,尤其是国资那个点,但还是喜欢稳妥点。追这种消息面的东西,心里没底。所以我当时就决定先放放,再观察观察,没敢轻易下手。
后续回顾
后来回头看,它确实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国资入主的消息才最终落地。股价嘛也是起起伏伏的。当初没冲动进去,对我个人来说,算是规避了不小的风险和等待的煎熬。
这就是我当初研究海王生物2022年情况的一个简单过程记录,纯粹是个人实践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哈,大家随便听听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