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说说我这个“56”的实践过程。也不是啥高深玩意儿,就是自己瞎琢磨,然后坚持下来的一点体会。
咋开始琢磨这事的
就是感觉自己上了点年纪,特别是快到五十六这坎儿,明显觉得身体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瞎折腾,熬夜、吃饭不规律,好像也没啥大事儿,但现在不行了,稍微一折腾就感觉累,恢复得也慢。看网上、听朋友说,都讲究运动,但怎么动,动多少,说法太多了,有点懵。
我就自己琢磨,咱这岁数,不能跟年轻人比猛了,得找个适合自己的、能长期坚持的法子。正好那段时间看到些说法,提到五十六岁以后,运动得讲究个“适度”,特别是次数和强度,好像说一周整个三到五次就差不多,别把自己搞得太累。
开始摸索
我也没谱。想着运动就猛跑了一阵子。好家伙,跑是跑了,跑完膝盖疼,缓好几天。这肯定不行,身体受不了。后来又试过跟着一些视频练力量,什么深蹲、俯卧撑的。练了两下,感觉动作做不到位,还容易伤着,也坚持不下来。
我就想,是不是得简单点?找那种温和的、每天都能搞搞的活动。结合之前看到的说法,我就开始重新规划。
我的“56”实践具体咋弄
现在我的搞法挺简单,主要是两块:
- 规律的有氧活动:我选的是快走。这玩意儿门槛低,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我没固定非得走多少步,就是一周保证个4到5天,每次走个半小时到四十分钟。走到啥程度?就是身上微微出汗,说话稍微有点喘但还能聊天的状态。我觉得这个强度对我挺合适,不累,走完还挺舒服。
- 几个简单的舒展动作:这个是我看了一些简单的养生法子加进来的。比如那个“安稳跪坐”,就是吃完饭歇会儿,找个软垫子,双脚脚背贴地那么跪坐个十分八分钟。刚开始膝盖脚踝有点不适应,慢慢来,时间短点,习惯了就感觉对消化有点帮助,坐着也挺放松的。还有就是偶尔想起来,站着或者坐着伸展一下身体,往后仰仰腰,活动活动肩膀脖子,别让身体老是一个姿势僵着。
我没给自己定啥特别死的目标,就是把这些事儿融入到每天生活里。比如快走,有时候是晚饭后,有时候是早上起来。跪坐也是,想起来就坐会儿。关键是别有压力,想起来就做,慢慢就成习惯了。
练了感觉咋样
就这么坚持下来,感觉还是挺明显的。是人精神头好点了,不像以前老是昏昏沉沉的。是身体感觉轻快一些,走路、上下楼,没那么沉重。晚上睡觉好像也踏实点了。最主要的是,这套东西不费劲,能坚持住,对我这快到“56”的人来说,挺实在的。
说白了,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别跟风,别逞强。到咱这岁数,安全第一,能持续下去才是硬道理。这就是我关于“56”这点实践的记录,也没啥特别的,就是自己的一点体会,分享给大家看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