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我琢磨山东墨龙(就是那个代码002490)这票的经过。这事儿得从头说起,也没啥特别高深的东西,就是我自己瞎鼓捣的一些记录。
咋盯上它的?
起初,就是有一阵子手头闲钱不多,寻思着找点儿刺激的,或者说看看有没有那种“困境反转”的机会。你们懂的,就是那种股价趴在地上,但万一哪天翻身了?我就专门去翻那些带ST帽子或者股价特别低的票。翻着翻着,这山东墨龙就跳出来了。代码002490,名字听着挺实在,山东的企业嘛
开始扒拉信息
找到它之后,我就开始查它是干嘛的。网上随便搜搜,大概知道它是搞能源装备这块儿的,主要是给石油、天然气行业做配套的,像是管道、一些开采设备啥的。感觉这行业,跟国家政策、能源价格关系挺大。有时候看新闻说要保障能源安全,心里就琢磨,这对它是不是算个好事儿?
发现的疑点和关注点
- ST的帽子: 最显眼的就是它名字前面的“ST”了。这玩意儿明摆着告诉你,公司有点麻烦,不是业绩亏损就是有其他风险。所以一开始心里就打了鼓,这种票风险肯定低不了。
- 卖资产: 看着看着,发现它公告说要卖掉几个子公司。我寻思着,这操作一般就是要剥离不良资产,把亏钱的包袱甩掉,好让报表好看点,或者说更专注主业。这算好算坏?当时我也拿不准,就先记下来。
- 股东的事儿: 后来又看到些零碎消息,说是什么大股东和二股东之间好像有点“故事”,可能在争夺控制权啥的。这种事儿对我们小散来说,就更看不懂了,水太深。反正也是个不确定因素,也记上。
- 主营业务: 反复看了几遍,确认它的主业就是围绕油气开采设备这块。那这块业务到底賺不赚钱?未来的前景咋样?这都是我当时一直琢磨的问题。
我的实践记录过程
面对这些信息,我没敢直接就往里冲。我的“实践”主要是观察和记录。
第一步:加入自选股。 这是必须的,方便天天盯着。开盘、盘中、收盘都瞅一眼,看看价格波动,成交量变化。
第二步:信息跟踪。 就是每天花点时间,看看有没有关于山东墨龙的新闻、公告。不管是公司自己发的,还是财经媒体报道的,都留意一下。特别是关于它剥离资产进展、股东动态、行业政策的消息。
第三步:简单记录。 我拿个小本本(后来用电脑文档了),简单记一下。比如:
- 某月某日,股价啥表现,成交量咋样。
- 看到啥重要新闻或公告,摘要记一下,比如“公告出售寿光懋隆股权”。
- 自己当时的一些想法,比如“今天放量上涨,是不是跟油价有关?”或者“又跌了,是不是担心它ST摘不了帽?”
第四步:K线图瞎瞅。 我也不懂啥复杂的技术分析,就是看看日K线、周K线,大概感觉一下目前是在哪个位置,是往上走还是往下探。结合成交量,看看是真突破还是假信号。
第五步:横向对比(偶尔)。 偶尔也会看看同行业其他几家公司的情况,虽然业务不完全一样,但大概也能感觉一下整个板块的冷暖。
持续观察与感受
就这么持续了一段时间。老实说,这票给我的感觉就是挺折腾的。一会儿感觉好像有利好消息,股价动一下;一会儿又出来点别的事,或者大盘不又给打回去了。特别是那个ST的帽子,就像个紧箍咒,总让人不踏实。
我对它的操作,基本上就是看,没怎么真正大仓位参与。主要是觉得不确定性太多了,自己也把握不住。卖资产是好事还是坏事?股东斗争啥结果?主营业务能不能真的好起来?这些问题,我琢磨不清。
我这个“实践记录”,更多的是一个观察、学习、感受市场对这类问题公司反应的过程。通过山东墨龙这个案例,我大概体会到了几点:
- ST股确实风险高,信息复杂,需要花更多精力去跟踪。
- 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比如剥离资产)对股价的影响,市场反应不一是常态。
- 股东层面的“故事”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太难判断了。
总结下
这回对山东墨龙的关注和记录,对我个人而言,就是一次挺实在的“实践课”。没赚到啥大钱(因为基本没咋参与),也没亏。但这个过程本身,让我对怎么观察一个有问题的公司、怎么记录自己的思考,有了更具体的体会。算不上啥成功经验分享,就是把我这段瞎琢磨、瞎记录的过程给大伙儿唠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